相关文章  
  • 钙基润滑脂生产技术
  • 乳白胶生产技术
  • 清洁汽油生产技术——最大量生产异构烯烃工艺(MIO)
  • PP、PE填充改质母料产品
  • 系列干洗型净手剂
  • 亚麻纺纱加湿剂
  • 电镀锌基合金(Zn-Ni、Zn-Co、Zn-Fe、Zn-Sn)及其钝化工艺
  • 五水偏硅酸钠
  • 无氯硫酸钾生产技术
  • 蚁酸-石墨参杂化合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新颖多矽材料及由此而形成的半导体装置<%=id%>


    所属分类: 冶金 项目来源: 自创
    技术持有方姓名: HKUST RandD Corp Ltd 所在地域: 港澳台
    是否中介: 否  是否重点项目: 否 
    技术简介:
    背景:金属感应侧结晶(MILC)技术原先是作为制备高性能多矽TFTs(7.1)的低温(<550℃)结晶技术的。由于过程温度的上限是600℃,所以低温技术被用于在较为廉价的玻璃感光底层上商用平板显示(FPD)的实现。
    MILC多矽的形成始于LPCVD无定型矽(a-Si)的沈积和成型。随后是薄层的Ni蒸发到选定的产生a-Si岛的区域。在炉温450-630℃的惰性环境中产生MILC。结晶化从被Ni包裹的区域横向地开始,直至需要结晶的区域被结晶为止。
    高温处理:不同于常规的FPD,也就是说不受低温限制,经高温处理的多矽已被用于其他用途,如微电机系统(MEMS)[7.2]和三维积体电路[7.3]等。先前对用常规低压化学蒸发沈积(VPCVD)的多矽薄膜的再结晶的研究[7.4]显示高温处理只会导致多矽有限的颗粒增长,因此,在材料和装置方面是有所改进。
    多矽再结晶:在MILC以后,再结晶是在惰性环境中的高温(>850℃)状况下完成的。材料质量的显著改进源自热处理。可选用一系列加热工艺来进行再结晶。如果底层是单结晶矽、多矽、石英或其他耐高温材料,那么用常规炉或快速热退火就足够了。如果底层不耐高温,那么应考选用处理或镭射感应热处理。
    应用:高温多矽再结晶MILC的两项特殊用途是(1)感测器的装置(2)用于FPDs的TETs和三维积体电路。对感测器而言,可用再结晶MILC形成高规范因数压电电阻或高敏感度电热调节器。对可传送显示,可通过高温相容透明石英底层来实现多矽的再结晶MILC。对不可传送(反射或放射)的显示,可通过廉价的大批多矽底层实现多矽的再结晶MILC。
    比现有技术的优越性:可利用显著改进的材料和再结晶的MILC多矽装置质量制作成本低廉的大批多矽或其他高温相容底层,在此基础上生产集成感测器和不可传送的显示系统。
    适用范围:直接用途:可用于大部分用多矽制成的感测器:用石英或其他用高温相容透明底层的可传送平面显示;或用于多矽或其他与高温相容、不透明底层的不可传送显示。
    未来的用途:用多矽作底层的集成感测器和显示系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