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昆虫性信息素和性诱剂
  • 高效杀虫真菌制剂生产技术
  • 反馈式膜分离技术
  • 胱氨酸生产技术
  • 水滑石杂化材料的制备技术
  • 微乳化纳米碳酸钙原位聚合改性PVC技术
  • 低成本氨基硅油合成及新型乳化剂技术
  • 甲苯氯磺化新技术
  • 高科技致富项目——水培花卉技术
  • 人体艺术克隆技术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自硬性玻璃基生物水泥<%=id%>


    所属分类: 生物技术 项目来源: 自创
    技术持有方姓名: 同济大学 所在地域: 上海
    是否中介: 否  是否重点项目: 否 
    技术简介:
    作为替代、修复人体硬组织的生物材料,骨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外科、整形外科及牙科领域。人体国外伤、炎症、肿瘤和先大畸形造成骨缺损或肢体不全者不计其数,对这类生物材料的需要量极大。生物水泥(骨水泥)在对骨缺损的修补和人造骨与自然骨的黏结等手术上有重要的应用。它可以在不牺牲生物活性的基础上,现场成型和加工,以满足骨科手术中矫形或修补的要求,对恢复骨功能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手术中人造骨与机体内的自然骨之间的连接,需要用骨水泥进行黏结,通常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作为骨黏结剂(bone ce-ment)。虽然PMMA骨水泥成型容易,使用方便,但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差,与人体骨是非骨性结合,在使用后期会造成连接部位的松动,降低连接强度;此外,PMMA水泥不能自行凝固硬化,需要添加固化剂。在凝固硬化时产生大量热效应,同时由于PMMA会降解成有毒的单体,对机体也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在手术中PMMA骨水泥材料的使用受到限制,这即是研制新型的骨水泥材料的由来。    
    该项目用玻璃粉作为生物水泥的基体,加入调和液缓凝剂及粘固液,制成玻璃基生物水泥(GBC)。它利用玻璃中的离子活性大于晶体中的离子活性这一特征,降低了水化硬化反应的活化能,从而缩短了固化时间,而且玻璃中离子的离析可在中性溶液中进行,此外玻璃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强度。
        玻璃基生物水泥,耐压强度为55MPa,抗折强度为16MPa,凝固时间为10-25分钟,密度为2.01-2.20g/cm3。玻璃基生物水泥经上海新华医院动物实验证明,无毒副作用,对动物生长无影响,对体内血象变化无影响。玻璃基生物水泥有望成为新型的无机生物水泥材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