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治理多种酸气的SDG吸附剂
  • 含铅废渣制化工产品
  • 滤饼截获——催化氧化处理工业废水成套技术及装置
  • 离子膜法制碱工艺盐水精滤器
  • Γ酸废水处理
  • 热管式海水淡化装置
  • 利用水泥回转窑排烟余热发电
  • 高浊度水净化装置
  • 美国生物工程垂直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 电解—气浮法污水处理装置的微机测控系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综合净水装置<%=id%>


    所属分类: 工业污水 项目来源: 自创
    技术持有方姓名: 梁克诚 所在地域: 广东
    是否中介: 否  是否重点项目: 否 
    技术简介:
    一、发明人简介:
    发明人梁克诚先生从事水处理研究四十余年,其研究成果曾荣获多届国际及国内发明金奖, 他获得了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届十大发明企业家等荣誉。他的技术解决了当前净水技术的难点问题,如十分经济有效地解决了污染严重的珠江用作饮用水源建水厂问题,使人们望而生畏的臭水变成了合格的高氧卫生饮水,创造了净水事业的先河。他的技术还解决了高氟水、高铁(锰)水、高硬度水及高难度污水的净化问题。其水处理专利技术已成为联合国“工发”组织向各国推荐的优秀专利技术。
    二、专利简介:
    以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净水专家梁克诚先生为主的专利技术人员,应用“综合净水装置”专利技术为客户设计建造最先进的负压增氧污水厂(装置)及"高氧"自来水厂.该技术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和独特的优势,攻破了很多技术难关,能把不同水源处理成为卫生饮用自来水(包括高氟水、高铁水、高硬水、高锰水等),其水质符合卫生饮用水标准,这是常规工艺难以做到的,也能把高难度的污水(包括酒精、印染染织、造纸、皮革、电镀、石油化工、食品、畜牧养殖等行业生产中的工业废水及污水)处理成为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水,还可根据用户的需求使污水处理后回用。
    1。优点:
    本净水专利技术改革了传统水处理技术的设计工艺流程。例如卫生饮用水生产工艺,传统方法需要混合、反应、沉淀、过滤等多个程序,而本净水专利技术只需要综合水质净化装置一个程序,就可以获得“高氧”净化水,可传统工艺还不能生产“高氧”水。例如以处理生活污水为例,若要使出水CODcr 降至40毫克/升以下,有些传统技术则需要隔栅、沉砂池、一沉淀池、一曝气池、二曝气池、二沉淀池、过滤池和消毒反应脱色池等八个过程和设备,而本净水专利技术只需要综合水质净化装置一个设备就可以了,处理后的水符合甚至优于国内外排放标准。因此,本净水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处理效果好
    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处理后水质符合甚至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净水水质具有对保持水质及人体非常有益的“高氧”。
    2)适用水质范围宽
    能把不同类型水源处理成为自来水(包括3~5类水源、高难度的高氟水、高铁水、高硬水、高锰水等),能把各种高难度污水处理符合标准。
    3)占地少(0.05~0.4m²/m³/d)
    比常规水厂节省占地50%以上。
    4)对污水处理无二次污染
    独特的负压增氧功能免除了常规的压力增氧工艺对空气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使污水厂周围空气清新可人。
    5)投资省
    比常规水厂、污水厂节约30%以上的投资。
    6)水处理成本低、能耗低
    i.水处理成本仅为常规的50%~70%
    ii.能耗:6~9吨水/千瓦小时(对于饮用水生产)
             2~5吨水/千瓦小时(对于污水处理);
    iii.药耗:比常规水厂、污水厂节约30%以上。
    iv.人工成本:比常规水厂节约50%以上;
    7)管理简单
    8)工程建设快
    另外,本净水专利技术还具有无噪音、无振动等优点。
    由于该类专利技术处理效果好、适用水质范围宽、占地少、投资省、水处理成本低、管理简单、工程建设快等优点而屡获国际及国内技术展览会大奖。目前该类技术已在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海南省、山东省等地几十家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使用,为当地政府及单位节省了大量建设和管理经费;该类技术和设备已出口到日本、台湾、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