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拖把柄体
  • 多功能痰涕一体箱
  • 一种凸出的发动机号车架号
  • 自动晾衣架(智能型)-专利技术转让
  • 可以转换成背包的衣服
  • 三维立体成像镜
  • 点石成金最新实用技术光盘
  • 去腻减脂早、晚茶
  • 山花祛痘茶
  • 咽喉舒野茶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厨房清洗池电动碎渣排污接头<%=id%>

    专利技术信息

    专利名称

    厨房清洗池电动碎渣排污接头

    专利号 ZL 2003 2 0128598 .X 所有权人 周海华
    完成时间 2004.12 关键词
    所属单位 个人 联系人 zhh9000
    地区 湖北 城市 襄樊
    详细地址 襄樊内燃机车厂 邮政编码 441105
    联系电话 0710-2860239 0710-2860108 传真号码 未知
    公司网页 未知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性质   实用新型  
    成熟度   中试 合作方式   独家转让
    标的金额   所属行业   家用电器
    实物图片
    暂无图片 成果演示Flash 暂无FLASH 成果演示视频 暂无视频
    项目介绍
    第一章:概要
    本专利产品是一种用于厨房清洗池排污管上的电动碎渣排污接头,用以解决厨房清洗池堵塞问题和处理厨房垃圾。
    在中国,厨房清洗池排污管堵塞和厨房垃圾的处理一直未得到根本的解决,用以解决厨房清洗池堵塞问题和处理厨房垃圾的产品是我国厨房电器产品中唯一尚未被开发的领域,本专利产品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本产品投放市场后,将受到各类餐馆、集体食堂及中高档家庭的普遍欢迎,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专利项目产品为环保类厨房电器,属家用电器产品行业,除该产品在进入市场前需进行3C认证外,不存在任何法律限制和技术壁垒,且该产品具有环保、节能功效,属国家提倡开发的项目。
    根据本计划书的投资分析,本专利价值的分析值为604.4万元人民币,投资者在将本专利购买并投入到企业后,实施投产需投资人民币680—1000万元;(不需新建厂房时为680万元,新建厂房时为1000万元);投资净利率:不需新建厂房时为99.2%,需新建厂房时为67.2%;静态投资回收期:不需新建厂房时为2.15年,需新建厂房时为2.5年。
    本专利产品按常规机电产品设计方法设计,设计理论成熟、可靠,工作原理明晰,结构简单;采用机械产品通用加工工艺生产,便于大批量组织生产,属成熟专利产品。
    本专利在产品设计及申请专利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实现该产品功能的全部三种设计方案,并将三种方案同时进行了申请,为防止仿造类似功能的产品提供了保证,也为产品的扩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第二章:项目情况介绍
    一.  专利名称:厨房清洗池电动碎渣排污接头
    专利号:ZL 2003 2 0128598 .X        
    专利公告日期:2004年12月18日。
    专利权期限:十年。现保护期还有九年。
    二.专利产品介绍
    本专利产品是一种用于厨房清洗池排污管上的电动碎渣排污接头,用以解决厨房清洗池堵塞问题和处理厨房垃圾。
    由于中国的饮食习惯,中国人在制作中餐时,厨房清洗池内常有许多果菜瓜皮、鱼虾禽兽的废弃物及食物残渣等垃圾,这些垃圾在随污水排放中极易将排污管道堵塞。于是,人们常采用过滤网过滤并在清洗后人工收集清理垃圾,不仅十分不便,还产生大量的厨房垃圾,厨房垃圾也是家庭和城市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带来污染,尽管如此,也不能彻底解决排污管道堵塞的问题;排污管堵塞后,疏通管道工作令人生厌,还浪费清理疏通用水;本专利提供的厨房清洗池电动碎渣排污接头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专利产品的排污接头共有三种结构设计方案,均由一三通式接头体、旋转电机、旋转刀片、固定刀片、调整垫片等零部件组成,三通式接头体一端与清洗池相连,一端与排污管相连,另一端用来安装旋转电机,旋转刀片安装在电机转轴上,固定刀片固定在与排污管联接的一端的接头内壁,旋转刀片和固定刀片形成的剪口用来切碎清洗池的垃圾。
    本产品按常规机电产品设计方法设计,设计理论成熟、可靠,工作原理明晰,结构简单,采用机械产品通用加工工艺制造,便于大批量组织生产;属成熟专利产品。
    本专利专利权转让费100万元,普通生产许可费15万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