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水回用自动装置
  • 一种节水洗衣机
  • 长命草袋泡茶
  • 防触电插头、插座组合
  • 墩布拧水器
  • 可吸收高分子生物材料
  • 新型卵石画画种
  • 一种泡沫金属的制造方法
  • 一种电器供电开关专利转让
  • 清洁用具专利技术转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醋 气 雾 治 疗 器<%=id%>

    专利技术信息

    专利名称

    醋 气 雾 治 疗 器

    专利号 ZL02283754.X 所有权人 刘先生
    完成时间 2003 关键词
    所属单位 个人 联系人 刘先生
    地区 黑龙江 城市 黑河市
    详细地址 黑龙江省黑河市 邮政编码 164300
    联系电话 0456-2667586 传真号码 未知
    公司网页 未知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性质   实用新型  
    成熟度   其它 合作方式   普通转让
    标的金额   所属行业   医药保健
    实物图片
    暂无图片 成果演示Flash 暂无FLASH 成果演示视频 暂无视频
    项目介绍
       醋 气 雾 治 疗 器
                         专利号:ZL02283754.X
    一、项目来源
    受一篇为《天津对三家醋厂调查惊奇发现》的小标题:“酿醋人与病无缘”的文章启发,产生该项目 醋气雾治疗器。
    二、设计依据
    醋气雾治疗器是模仿醋厂生产车间的哝哝的醋气雾,及醋厂的工作人员每天都生活在空气含醋分子多的空间,而没有心脑血管及感冒等病为设计依据而成。
    三、使用范围及用途
    醋气雾治疗器的原料适用于各种食用醋,更适合用多种药材酿造的保健醋,作为醋气雾的原料它的治疗与防治效果会更好,对感冒、心脑血管病、哮喘病、皮肤病、胃病、肿瘤的预防治疗都有效。
    四、产品特点
    醋气雾治疗器使用特点,简单方便、经济安全,它不是把醋加热,而是在不破坏醋的活性分子的情况使醋在电磁振荡器中使醋雾化。使用像吸氧一样方便。其它的醋保健品是液体、固体经胃、肠吸收,而醋气雾是经肺与血管交换吸收到血液中,她的效果好于其它醋产品。
    五、治疗原理
    醋气雾治疗器的醋气雾,可预防流行感冒的产生,它的治病原理在于它含有能产生碱性的元素。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筱原秀隆先生提出‘人体的酸性化是万病之源’[1]。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译文正,曾做过一个实验,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是呈酸性,醋随是酸的但它是产生碱性的食物,因为它含有产生碱性的钾、钠、钙、镁、锌、铜、铁……等元素,这就是它的治疗原理。
    六、投资效益
    醋气雾治疗器的生产成本50—60元(委托生产散件)出厂价100—120元,醋气雾治疗器使用成本低经济,没有副作用,安全可靠。它的防病治病范围和其它醋保健品一样但效果要好于其它醋保健品,因为醋气雾治疗器的醋气雾是经肺吸收。
    七、社会效益市场前景
    社会上对醋的保健治疗作用认识在逐步提高。很多南方城市成立了醋吧,在推广醋文化和保健治疗的作用,它已被很多人接受。就感冒来说它是老年人身体多种疾病的导火线,消灭了感冒一切就安全多了,醋气对感冒的特效是人人皆知的“酿醋人与病无缘”报道天津市静海山立、天立、永丰三家醋厂,调查发现,三厂家数百名老职工多年来没有一例癌症,皮肤病患者,更不知感冒为何物。几名如厂前患有心血管病,哮喘病和皮肤病,胃病等患者,也奇迹般的不治自愈了!近几年静海地区曾几次流行病毒性感冒,几个醋厂的职工均安然无恙,还有四川省食管癌高发地带的阆中市,有一家保宁醋厂,50余年无一例癌症死亡的。这些事例都证明了是醋治疗的作用醋气雾治疗器的应用推广,为醋保健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

    [1]注解:摘自 科技日报 2004、7、5      医药与健康   科报网


    本专利:专利权、独家、普通、合作、均可转让
    电话:0456--266758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刘先生
    地址:黑龙江省黑河市节能小区06号信箱 (164300)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