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节水节能专利技术转让
  • 一种胃癌荧光诊断试剂
  • 胃液吸取器
  • 生活垃圾生态循环资源化联合装置
  • 保健治病-饮水洗浴专利多功能太阳能热水器
  • 双动力牙刷(北京的中介不要点击)
  • 室内有害气体清除器(北京的中介不要点击)
  • 自来水节能开关(北京的中介不要点击)
  • 数码胶卷(北京的中介不要点击)
  • 陶瓷涂层刮刀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一种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id%>

    专利名称 一种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组合物  
    专利号: 2006100518745.X  
    专利类型 发明 
    专利权人: 辛先生  
    联系人 辛先生   电话 13721032386  
    传真   OICQ    
    手机     E-mail [email protected]  
    联系地址 合肥  
    所处省份 安徽 -- 合肥  
    专利领域 生物与医药  
    技术水平 国际领先
    所处阶段 小试阶段  
    专利说明及技术指标 在社会经济及营养、卫生、医学事业飞速发展,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的今天,由于缺乏体力活动、肥胖、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由此造成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也随之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致死原因。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而血脂异常又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及进展的重要诱因。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人群平均胆固醇水平较低,血脂异常的流行状况并不严重。近年调查显示,包括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的中国多中心心血管病流行病协作研究、由北京安贞医院牵头的中国MONICA研究及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卫生研究所牵头的65县调查等均确切地表明,我国人群的血脂平均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率,无论城乡、南北正在迅速上升,其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已达较高水平。中国11省市队伍研究基线调查资料(1992年)显示35~64岁被调查样本人群各类血脂异常合计患病率高达42.90%。由此推断全国血脂异常人数已愈亿人。2000年,对全国12个省市25家*甲等医院的心内科、内分泌科、神经科、肾内科就诊的2123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血脂达标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达标率平均26.50%。
    高血脂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易患冠心病,脑血管硬化,周围血管病等,少运动者高血脂症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有冠心病,肥胖,脑卒中家族史,危险性可增加1-5倍。有研究证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下降1%,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可下降2%,因此,降低血脂水平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治疗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已有不少报道和使用,但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制的多样性,化学药物作用机制单一,难以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对疾病产生影响,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及患者服用更为方便的复方药物。因此,开发有效、低毒、方便的复方药,是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践和研究表明,我国传统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一些传统草药成份可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方面,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对疾病产生影响。其中中药有效部位A和中药有效部位B是已有研究和报道的药物成份之一。相关药效学试验结果已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对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在降血脂和心肌缺血的保护方面明显优于其中的单一成分,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同时,本发明上述形式的组合物除在对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辅助治疗时能有更多的可供选择品种范围和余地外,还因其成分简单,有效成分集中,质量容易控制,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同时药被制成多种制剂形式的药物或功能食品后,还能实现使用方式和/或患者对象的范围更为广泛,有利于大范围地推广使用的目的。

     

    中国创业投资网(www.wineast.com)

    应用前景 由于本品种研究表明是一种高效、低毒、方便的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降脂中药,将成为高脂血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的一线药物。  
    专利人/单位
    介绍或备注
     
    转让与许可方式 专利转让, 合作开发, 技术入股 
    转让价格 100万元(人民币)  
    其他合作方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