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米脱粒联合收割机割台
  • 鉴足植物抗青枯病能力的水培接菌法
  • 高效宽广度多喷头喷水器
  • 全自动多功能粮食清理机
  • 一种可在无孔洞容器里栽培植物的环保栽培法
  • 稻麦手动轻便收割机
  • 上吸渗灌袋
  • 营养袋装泥机
  • 新型人力稻麦收割机
  • 复式打稻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一系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id%>

     
     
         项目名称:一系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农业
         专利号:00113229.6
         所有权人:
     
    发明人简介:谢常明,男,1926年出生,1946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十职业学校农艺科。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土肥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兼怀化地区农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省农学会和省土肥学会会员。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任黔阳专署农业局副科长,负责培训区、乡农业技术干部和调查研究粮、油、肥等作物栽培技术。1956年被评为黔阳专署农业局先进工作者。负责组织1958年、1978年两次地区土壤普查工作,并编写《黔阳地区土壤情况调查》、《怀化地区土壤志》、后者获省农业厅三等奖,撰写有《黔阳地区农业技术资料汇编》、《防止早稻烂秧和培育壮秧技术》、《山区主杂并举的调查》、《山区利用山青的调查》、《山区耕作制度调查》等论文。参加的"细绿苹养殖利用技术改进及推广应用"获198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土肥技术工作者,参加的《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获1990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88年退休。 技术简介:1989年开始从事一系杂交水稻的试验与研究,用远缘的无性杂交方法,把玉米的基因导入了水稻,使水稻的杂交优势进一步得到提高。该试验于1996年获得成功,并得到怀化,邵阳两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农业专家,连续两年的实地考察,证明该试验是成功的。2000年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杭州通过两亩面积的对比试验和米质检测,又证明了该试验是成功的。从而解决了二、三系杂交水稻的制种问题,农民可以自繁、自留、自用稻种,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推广。现有七个品种在农民中自行推广应用。 亩产吨粮的常规水稻育种法 专利号:01106931.7 技术简介:1999年,专利发明人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系杂交水稻的优势,用品种间的有性杂交与远缘的无性杂交结合起来运用,结果产生了巨大优势,现已培育出一批亩产可达吨粮的新品种,预计2-3年后,就可投放大田生产。这一试验的成功,为今后的水稻育种工作,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将大量减少育种程序,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效率、节省育种开支。一般培育一批新的稻种,只需3-4年,若每年去海南岛繁殖一次,则只需2-3年。比如现在用五个正在推广的优良稻种(杂交稻或常规稻),进行品种间的有性杂交和远缘的无性杂交,3-4年后,就可获得20个以上的新品种;用10个,就可得到90个以上的新品种。这样,农民2-3年就可换种一次,经常保持增产的势头,不会因品种衰退而引起减产。
     
    联系人:谢常明
    联系电话:0745-2710435
    传 真:
    Email: 网 址:
    地 址:(418000)湖南省怀化市农业局 发布日期:2004-1-17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