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CPE-丙烯酸烷基酯类互穿网络共聚物及其制法和应用
  • 聚醚砜接枝改性的方法
  • 一种苯乙烯-共轭二烯烃嵌段聚合物选择氢化的方法
  • 一种高效的节油器
  • 一种斜轴式风力发电装置
  • 超大型集成式水平轴磁悬浮高空风力机
  • 无高压填料的氧气压缩机高压级气缸
  • 压电式螺杆泵
  • 一种双机备份实现方法及系统
  • 一种关键字驱动的导航方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id%>

    zljs/images/line.gif" width=1>..

    主分类号:  .. .C08G8/28(2006.01)I.. 范畴分类:  .. ...

    ..

    分类号:  .. .C08G8/28(2006.01)I;C08K9/00(2006.01)I;C08K3/38(2006.01)I;C08K3/36(2006.01)N..

    ..

    优先权:  .. ...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地址:  .. .200092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

    发明(设计)人:  .. .邱 军;王国建..

    ..

    国际申请:  .. ...

    ..

    国际公布:  .. ...

    ..

    进入国家日期:  .. ...

    ..

    专利代理机构: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磊..

    ..

    分案申请号: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颁证日:  .. ... 光盘号:  .. .D0641-1..

    ..

    摘要:  ..

    ..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了原位聚合法和超声波辅助分散法相结合,确保纳米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得到纳米级分散;纳米SiO2表面经过处理,使纳米SiO2与基体树脂硼改性酚醛树脂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可以充分发挥出纳米SiO2、硼改性酚醛树脂的优点。本发明采用合理的工艺控制,制备出纳米SiO2含量不同的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充分体现出纳米SiO2的刚性、耐磨性、热化学稳定性和硼改性酚醛树脂的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耐烧蚀性等优点,本发明制备出的纳米SiO2/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可广泛用于高温制动摩擦材料、耐烧蚀材料、特种结构材料、防热材料等众多领域。  ..

    ..

    主权项:  ..

    ..

    1、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将2~100g的苯酚和5~100ml有机溶剂加入到安装有冷凝器、温度计、电搅拌器和热电偶的四口瓶中,升温至40~150℃,然后加入2~70g硼酸,同时用碱调节四口瓶中溶液的PH值,当PH=6~8之间后,使该溶液在40~150℃的温度下反应,同时真空减压脱水,待液体为澄清且呈微橙色时,停止抽水,得到硼酸酯溶液;其中,硼酸与苯酚的摩尔比为1∶10~10∶1; (2)用10~500ml有机溶剂溶解定量表面处理剂,再向溶液中加入1~100g纳米SiO2,在20~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10~600分钟,分离有机溶剂,制得表面处理的纳米 SiO2;将该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加入到步骤(1)所制备的硼酸酯溶液中,经过20~ 2000kHz超声波作用下分散10~600分钟,得到含有纳米SiO2的硼酸酯溶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含有纳米SiO2的硼酸酯溶液中加入2~50g的多聚甲醛,使其在40~150℃之间反应,搅拌,且减压脱水,随着脱水的进行,反应瓶中的液体逐渐变粘稠,反应时间1~8小时,液体呈黄绿色,停止反应,冷却即得浅黄绿色的树脂固体,制备出含有定量纳米SiO2的纳米级分散的纳米SiO2/硼改性酚醛树脂预混物; (4)将步骤(3)得到的纳米SiO2/硼改性酚醛树脂预混物在指定形状的模具中,100~300 ℃、1~30MPa压力下在压力机上固化1~20小时,得到纳米SiO2/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



    中国科技资讯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