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650nm塑料光纤传输系统的波长转换器
  • 细晶粒高塑性含稀土变形镁合金
  • 一种耐磨耐蚀金属陶瓷刀刃材料
  • 一种低Si低Mn含Nb、Ti细晶化热轧双相钢及其生产工艺
  • CrB2-FeNiCr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铝热-快速凝固装置
  • 低温固体碳碳化制备碳化钨-钴纳米复合粉的方法
  • 一种壳聚糖/累托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辐射硫化橡胶乳液的制备方法和辐照装置
  • 聚烯烃/烷基磷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和用途
  • 纳米氧化锌/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水性纳米SiO2复合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id%>

    BR>专利 代理 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代.. 理.. 人:. 顾勇华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纳米SiO2复合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属化工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制备过程和步骤如下:(1)纳米SiO2粒子的改性及其分散液的制备:将工业级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使其与水溶性环氧树脂发生醚化反应;改性后的纳米SiO2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引发剂过硫酸铵、分散剂甲苯和N,N一二甲基甲酰胺、以及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并用超声振荡处理分散,制得纳米SiO2粒子分散液;(2)预乳化单体混合物的制备:取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再加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去离子水,进行高速搅拌乳化,得预乳化单体混合物;(3)将单体混合物滴加到纳米SiO2分散液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乳化聚合,最后制得水性纳米SiO2复合丙烯酸乳液。
    . 主权项  .
    .1.一种水性纳米SiO2复合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 a.纳米SiO2粒子的改性及其分散液的制备: (1)纳米SiO2粒子的改性:首先将工业级纳米SiO2粒子置于坩埚中,在真空烘箱内100℃条件下活化5~10小时,然后将活化后的纳米SiO2粒子放于三角烧瓶中,随后加入改性剂水溶性环氧树脂,以使与纳米SiO2发生醚化反应,同时加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有机混合溶剂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用超声波振荡20~40 分钟,得透明带蓝光溶液;将超声波振荡后的透明溶液转移到三口烧瓶中,体系保持在通入氮气的情况气氛状态,并在回流条件下不断搅拌,在120℃温度下反应3~6小时;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混合溶剂甲苯的N,N-二甲基甲酰胺;将改性粒子进行烘干,研磨制得白色粉末,即为化学改性纳米SiO2粒子; (2)纳米SiO2分散液的制备: a.取适量的上述改性纳米SiO2放于容器中,随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碳酸氢钠、引发剂过硫酸铵、分散剂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聚乙烯醇、去离子水,将上述物质通过搅拌混合均匀,再用超声振荡处理1小时,得到清澈透明的纳米SiO2分散液;该纳米SiO2分散液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改性纳米SiO23~6%,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1%,碳酸氢钠0.2~0.4%,过硫酸铵0.1~0.3%,分散剂甲苯2~3%和N,N-二甲基甲酰胺1.5~2.0%,聚乙烯醇 0.5~2.0%,去离子水为余量; b.预乳化单体混合物的准备:取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甲基丙烯酸丁酯 15~20%,丙烯酸1~2%,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0.5~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5~1.0%,引发剂过硫酸铵0.1~0.3%,去离子水为余量:以上均为重量百分比计量:用高速搅拌机进行高速搅拌乳化15分钟,制得预乳化单体混合物; c.水性纳米SiO2复合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将前述的纳米SiO2分散液装于三口烧瓶中,采用水浴加热并搅拌,当加热至75℃时用恒压滴液漏斗向三口烧瓶中滴加上述的预乳化单体混合物,缓慢升温至85℃,适当减慢单体滴加速度,当单体滴至一半量时加入适量PH缓冲剂碳酸氢钠,调节PH值至7.0,控制滴加速度,于 3小时左右滴加完毕,然后放慢搅拌速度,继续反应30分钟;然后升温至95℃,反应15~30分钟;然后将其冷却至40~45℃;出料并过滤,所得滤液即为水性纳米SiO2复合丙烯酸乳液。.
    .
    中国科技资讯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