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弓形虫虫体、风疹、巨细胞、疱疹Ⅰ、Ⅱ病毒抗原纯化工艺
  • 集成铁电微镜式光开关
  • 空间多通道激光诱导荧光同步检测的光纤耦合装置
  • 多传感器多目标信息融合方法
  • 通电架
  • 超声波流量计静态传输时间差实液标定装置
  • 测量镜片成像质量的装置和方法
  • 一种发动机性能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一种粮食水份测定方法
  • 一种电光晶体材料半波电压和光学均匀性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横机针织品的衣领编织方法及其针织品<%=id%>


    分 类 号: D04B7/30;D04B1/24;A41D1/04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2000.2.29 JP 54121/2000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地 址: 日本和歌山县
    发 明 (设计)人: 冈本一良
    国 际 申 请: CT/JP01/01441 2001.2.26
    国 际 公 布: WO01/64987 日 2001.9.7
    进入国家日期: 2002.08.28
    专利 代理 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 理 人: 何腾云
    摘要
      本发明将由前袖部(4a、14a)的腋下到袖山头顶部的部分,沿开掖(22)与由前身大片(2a)的腋下到肩前的途中的前身大片(2a)的最初部分接合,将袖前部(4a、14a)的袖山头顶部和其连接侧的后袖部(4b、14b)的袖山头顶部的一部分,与连接前身大片(2a)的上述最初的部分到肩前部分接合,同时,在前身大片(2a)的至肩前的部分的衣领周缘部(10a)上形成增圈,将由后袖部(4b、14b)的腋下到袖山头顶部的部分沿开掖(22)与由后身大片(2b)的腋下到肩前的部分接合,在上述袖后部(4b、14b)的袖山头顶部的其余部分上形成延出部分(9b、19b),与后身大片(2b)的肩部分连编,同时,前身大片(2a)和后身大片(2b)夹着延出部分(9b、19b)接合,得到领幅宽、在衣领(10)上形成前衣领下垂的穿着舒适感良好的无缝针织品。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针织品的编织方法,使用具有左右方向延伸且前后方向互相对向的 至少第1针床和第2针床、上述针床的至少一方能够左右位移、在上述针床间 可以线圈移圈的横机,将构成针织品的前后身大片和袖的前侧部分附属在第1 针床上,将前后身大片和袖的后侧部分附属在第2针床上,前后身大片与袖的 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在编织宽度的两端连接做成筒状体编织到针织品的腋下, 由腋下到肩连接前后身大片和两袖做成一个筒状体,一边编织,一边将两袖的 线圈和前后身大片的线圈重叠使筒状体的口径减小,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的步骤进行衣领的编织: (a)在前衣领形成部以后,使前身大片分成前右身大片和前左身大片,以 前右身大片、右袖、后身大片、左袖然后前左身大片的顺序编织后,在前衣领部 使导纱器反转,折返编织前左身大片、左袖、后身大片、右袖然后前右身大片, 同时在该编织间将前衣领周缘的线圈置于顺序不作用状态,同时将两袖的线圈 移动到前后身大片侧与前后身大片的线圈重叠,使筒状体的口径减小的步骤; (b)接着仅进行前左身大片和前右身大片的编织,其间,将前衣领周缘的 线圈编织顺次取为不作用状态,同时为了维持卡合在第1针床和第2针床上的 袖部分的前后的编织宽度的平衡,一边将袖后部的线圈由处于外端的线圈顺序 送入第1针床,一边使袖前部的线圈移动到前身大片侧与前身大片的线圈重叠 的步骤; (c)接着一边对将前衣领周缘的线圈的编织顺次取为不作用状态继续进行 编织,一边仅进行前右身大片和前左身大片的编织,同时在其间一边形成增圈, 一边使前右身大片及前左身大片的线圈移动到袖侧,重叠在袖前部的线圈和上 述步骤(b)中向第1针床移动的袖后部的线圈上的步骤; (d)接着,以右袖后部、后身大片然后左袖后部的顺序进行后身大片的肩 部分的编织和设在后袖的袖山头上部的延出部分的编织,然后使导纱器反转, 对左袖后部、后身大片然后右袖后部进行折返编织,同时在此编织间使延出部 分的针织物移动到后身大片侧,将袖和后身大片的侧端部的线圈彼此重叠,同 时使前身大片的与袖邻接的侧端的线圈移动到第2针床重叠在袖的侧端的线圈 上,使前身大片和后身大片夹着袖的延出部分接合的步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