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筒型缝纫机
  • 刺绣机
  • 对纺织材料进行染色的机器和设备
  • 一种套筒洗衣机用的桶间清洗装置
  • 圆型针织机中的自动运行花纹设定装置
  • 用于可传送的纤维网的针刺设备
  • 缝纫机
  • 缝纫机的送料机构
  • 多针双重锁边缝纫机的针线控制装置
  • 缝纫机线张力控制装置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专利 >>专利推广

    能拉动、调向、立体晾晒衣、裤架<%=id%>


    颁 证 日:
    优 先 权:
    申请(专利权)人: 刘军
    地 址: 221325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粮食管理所
    发 明 (设计)人: 刘军
    国 际 申 请:
    国 际 公 布:
    进入国家日期:
    专利 代理 机构:
    代 理 人:
    摘要
      “能拉动、调向、立体晾晒衣、裤架”,此款式衣、裤架涉及到工业制造领域;此款式衣、裤架是将普通衣、裤架单一功能经改进后,复合功能的有机组合的产物,所以,其制造工艺简单,用普通衣、裤架的材料可制造。此款式衣、裤架具备实用、新型、使用灵活的特点;是集能拉动、调向、立体晾晒多功能为一体的;适应了大众消费的需求。在具体生产中,应注意:①此款式衣、裤架中部设计两个起装饰作用的硬塑料实心圆帽,每个高1.0寸,粗2.0寸。②中部脖颈处应为实心硬塑料全包状,深1.0,宽2.0寸,内包构成主体衣架肩部的两根空心管材接头处。
    主权项
      权利要求书 “能拉动、调向、立体晾晒衣、裤架”是将普通衣架、裤架的单一功能改进后,复合功 能有机组合的新型产物。具备新型、实用、操作灵活的特点,是集能拉动、调向、立体晾晒 多功能为一体。 “能拉动、调向、立体晾晒衣、裤架”的主要技术范围: (1)拉动功能: 此款式衣、裤架,中部设置有拉动功能的两节空心拉杆。[第部分有四根,每根上有 两节空心拉杆:拉杆第一节要求长7.0寸,粗2.0寸;第二节要求长7.0寸,粗1.5寸,第二 节头部配有一个挂环,要求粗0.8寸,直径0.3寸供同时挂其他衣架用],[第部分,有两 根,每根上有两节空心拉杆:第一节要求长2.0寸,粗2.0寸;第二节要求长2.0寸,粗1.5 寸;拉杆第二节头部配有一个挂环,要求粗0.8寸,直径0.3寸,供同时其它衣架用其目的在 于用户可根据晾晒衣物的需要(拉动或不拉动时)拉动拉杆时可以便于拉开晾晒衣物间距, 提高晾晒效率。 主体衣架肩部另设置有可伸缩的小型功能,以调节主体衣架肩部长度。 (2)调向功能: 此款式衣、裤架中部设置有转向管。[第(I)转向管长1.0寸。粗1.8寸与相关的第(I) 部分四根空心拉杆根部相连接。要求:第(I)部分四根空心拉杆平分周角,即互相垂直, 每根空心拉杆根部与第(I)部分转向管构成70°角]。 [第(II)部分转向管(尺寸同上)与相关的第(II)部分两根空心拉杆根部相连接。要 求:每根空心拉杆与相连接转向管(II)构成直角。每根空心拉杆第一节长2.0寸,粗2.0 寸,第二节长2.0寸,粗1.5寸]。 转向管是沿着相关的螺纹(长2.5寸,粗1.5寸)轨迹上下运动的(即调转方向)。其转 向管事必带动与其相连的空心拉杆轩转向,是设计者的主要用意。 (3)立体晾晒功能: 此款式衣、裤架最优越之处在于能够立体晾晒衣物等。 具体说来: ①此款式衣、裤架中部主体衣架肩部可伸缩(长6.5寸,其中1.0寸可伸缩,粗1.5寸), 衣架脖胫深为1.0寸,宽为2.0寸)有衣物晾晒时,其第(I)部分空心拉杆可以根据晾晒 2 需要配合使用。 同时可以挂晒其他衣物等,既可以增加晾晒衣物数量,又可以提高晾晒质量。 ②此款式衣、裤架架中部主体衣架无衣物晾晒时可以单独地使用其第(I)部分的空心 拉杆;第(II)部分的空心拉杆,两部分也可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此款式衣、裤架下部设置有三个固定式三角形(各配一枚衣夹),设置有滑动,转向的小 型功能,[每个三角形衣部宽2.0寸,杆粗0.5寸,头部与中部主体衣架连接处距离1.0寸,要 求每个三角形头部做成粗0.7寸,直径0.2寸卡于主体衣架横杆(粗1.0寸,直径0.3寸)开 口宽度稍大于0.1寸的横杆里],可以来回滑动,转向的三个衣夹,使用更方便,既可以构成 裤架夹晒裤物等(包括袜子、鞋带、手帕等)晾晒使用。 上接②,此款式衣、裤回的中部、下部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 使用,真正起到使用方便的效果。 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