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尼罗河中鳄鱼威胁苏丹首都(图)
  • 昔日霸主!巨大的食草恐龙:梁龙
  • 发现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系统机理
  • 99万元天价的鲤鱼(图)
  • 中药枸杞成英超市人气王
  • 野生动物狩猎权今年可能不再拍卖
  • 猫妈妈传授捕鼠技能(组图)
  • 全球变暖改变植物生长节奏(图)
  • 代谢的奥秘 培育最适合你的植物
  • 沈阳东陵惊现疑似老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动物百态

    有毒鱼类比原有估计数量多1000种<%=id%>

    毒鱼的毒液能影响人的如凝血机制、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血压和心跳等身体机能。

      
    蓑鮋
    蓑鮋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世界上有毒的鱼至少有1200种,而此前科学家们的估计仅为约200种。

      鱼类学家威廉史密斯博士和博物馆馆长沃德惠勒在6月份的《遗传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这1200余种鱼都不是新发现的,但此前科学家们不了解它们的毒性。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33种鱼的DNA序列进行了分析比对,绘制了棘鳍鱼类的新谱系图。这一家族包括多种豹蟾鱼、鲉鱼、刺尾鱼、鲭带鱼、狗鱼和剑齿鳚鱼。谱系图显示了这些鱼的进化关系,研究人员据此能判断某种鱼是否有毒。为检验谱系图预测的准确性,史密斯解剖了102种鱼。过去认为其中仅21种有毒,而依据新研究成果预测有61种有毒,解剖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毒鱼的毒液能影响人的如凝血机制、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血压和心跳等身体机能。史密斯博士认为,鱼的毒液属于未开发资源,人类可以从中开发出新的药物。

      研究人员说,许多鱼的毒液在刺、嘴边倒钩或者牙齿上。大多数有毒鱼类产自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包括非洲南部、澳大利亚、波利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南部等附近的海洋。每年全世界大约有5万人被鱼类刺到或蜇到中毒,症状包括疼痛、昏厥、起水泡、高热和呼吸困难,有时还会致人死亡。

      有毒鱼类一般要么颜色鲜艳,以此警告敌人;要么是“伪装专家”,把自己埋在泥沙里。史密斯说:“如果你踩着它们,你就中招了。”史密斯指出,除了自卫和猎食,毒液还能帮助海底鱼类消灭入侵其皮肤的细菌。

      据史密斯介绍,毒鱼中石鱼最危险,其背上的刺如“皮*射针头”,含有致命的毒液。一般石鱼会躲藏起来,在受惊或被挑衅时才会释放毒液。有的鱼类只在受到袭击时它们的刺才会释放毒液。

    【责任编辑 徐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