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风情万千的红树林海岸
  • 风回水转的基石海岸
  • 新的海洋空间利用
  • 黑深海蛛鱼
  • 小硬鳄——海中霸王的克星
  • 颜色绚丽的水母
  • 会发光的鱼
  • 形态奇特的翻车鱼
  • 海洋霸王-蓝鲸
  • 海洋之王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海洋世界

    断陷分割形成的海岛<%=id%>

    海南岛是我国大陆岛中的第二大岛, 与华南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母子关系”和相同的地质构造,是地壳上升尔后又发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
    今4.4亿年前-2.3亿年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 穹窿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其中文教至王五大断裂带既宽又深,使断裂以南大约三分之二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还一直是一个整体,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

        到了大约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前-1.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运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
    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