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南极磷虾
  • 水滴中的生命
  • 蓝色牧场—海洋农牧化
  • 全球海洋合作的时代
  • 五光十色的软体动物
  • 德雷克海峡
  • 海水综合利用
  • 左海海底世界昨举行大型海洋动物集体婚礼
  • 日本使用海藻制作养鱼饲料
  • 深层海水将成为新资源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海洋世界

    种类繁多的游泳动物<%=id%>

    冷血、有脊椎骨、有鳃和鳍是区别海洋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的主要特征。海洋鱼类有25000多种。

      善于游泳是鱼类又一重要特征。而鱼在海水中游泳是轻松自如、姿态台优美,令人羡慕不已。人们希望也能像鱼儿那样,在水中生活。有些鱼长有像鸟儿一样的翅膀,可以飞到水面上空,滑翔数百米。如果你有机会到中国的南沙群岛海域去航行,在船头便会不断地有成群的飞鱼飞翔两侧,就像马车走在田野里不断哄起成群的麻雀一样。有些鱼类生长着灿烂的七色花纹,在海水里优雅地跳着舞步。有些鱼能够发光,为自己在黑暗中照明。

      海洋鱼类的生存区域遍布海水的各个层次。生活在海洋中上层的鱼是人类捕捞的主要对象。底栖鱼类在海底烂泥上觅食,渔民的网具不易捕捉到它们。深海底层的鱼类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寒冷、黑暗以及食物缺乏等严酷的环境。有些鱼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分成海洋和内陆淡水区域两部分。鳗鱼又细有长,像蛇一样,没有鳞甲。但是,鳗鱼实实在在是鱼类大家族的一员。雌雄成年鳗在海洋里交配产卵并双双死在那里。鲑鱼(大马哈鱼)正好相反,它们在江河、湖泊淡水中产卵并孵化出幼鱼,再游到海洋中生长。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都是北太平洋鲑鱼的产卵地。

      海洋鱼类繁殖(产卵、育幼)、觅食和越冬需要追逐适宜的海水温度环境,而作有规律的远距离迁徒的现象叫做“洄游”。鱼类洄游的时间、路线和目的很有规律。鱼类洄游是成群结队,大量成鱼集中在一起,便于捕捞获得丰收,形成“渔汛”。因此,掌握鱼类洄游规律,对于捕捞生产十分重要。 

    鲱鱼
      鲱鱼又叫做鲭鱼,它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其鱼群之密,个体之多,无与伦比,可以说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种鱼。鲱鱼为什么能得以如此大量的繁殖呢?原因是鲱鱼善于调剂光照,使鱼体能顺利地进入各种深浅不同的水层中捕获食物的缘故。 

      鲱鱼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在大西洋两岸的大西洋鲱,另一种是分布在太平洋北半部两岸的太平洋鲱。 

      鲜鱼的密集游动,是一个十分壮丽的场面。鲱鱼在集群洄游开始前的2-3天,有少数颜色鲜明的大型个体作先头部队开路,接踵而来的便是密集的鱼群出现在岸边。渔人根据岸边水的颜色、海水的动向和窜动的鱼群所溅起的特殊水花以及天空中大群海鸟的盘旋和呜叫声,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大鱼群来临。此时就要马上安置网具进行捕捞了。

      密集的鲱鱼群,在海岸附近水深8米左右的地方游戈l-2天后,便进入海藻丛生的浅水处进行生殖。雌鱼产卵、雄鱼排精。鲱鱼的卵子是粘性卵,受精卵粘着在海藻上,新生命也就随之开始了。因为鲱鱼的产卵场所水深只有l米左右,由于鱼群过于密集,所以上层的鱼头部和脊背都会露出水面。雄鱼排出的大量精液,致使海水都因此而变成白色胶状的样子。 

      鲱鱼为什么要如此密集而行呢? 这也是长期外界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因为鲱鱼集群十分利于它们繁衍后代和有效地保护好仔鱼,同时集群又是一种集体行动,大家通力协作便于觅食。另外,集群对于防御敌害也有着积极作用。因为鲱鱼密集成大群快速游动的线条和闪烁不定的形状,把敌害弄得眼花缭乱,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条鱼身上,即使敌害冲入鱼群把密集的队伍冲散,被吃掉的鱼也为数不多。所以集群行动在鲱鱼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翘嘴鳜
      翘嘴鳜又叫校鱼、桂花鱼、季花鱼、花纫鱼、胖职等。它体高、侧扁,体色黄褐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斑、褐色斑块和小斑点。其肉细嫩、味鲜美,作为名贵鱼类已久享盛名。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随葬物中有鳜鱼骨路,由此而知,早在二千年前的西汉末年,它就已是主要的食用鱼了。

      鳜的营养丰富,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9.3%,超过了鲤、鲢等鱼的蛋白质含量。鳜含脂肪00.8%,无机盐l.2%,水分78.7%,为此我国民间常做为产妇及贫血患者的滋补品。喜欢吃鱼的日本人,对鳜鱼更是格外垂青,誉之为“中华名鲜”和“淡水之鲷”。活的鳜鱼远销港澳、东南亚、日本,创汇率极高。 

      翘嘴鳜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南起广东,北至黑龙江的所有江、河、湖、川几乎都有它们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水域为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江南地区的鳜比同龄江北地区的鳜,生长快得多。鳜喜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水草丛生的湖泊。当水温下降到7℃以下时,活动能力减低,冬季往往游到河川的深水区越冬。鳜大者体长可达80厘米,重10余斤,但以0.5-1公斤重者味最为鲜美。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