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多彩的海底珊瑚礁
  • 加勒比海
  • 显微镜下的海洋动物
  • 大陆架海底的景色
  • 宏伟的海度山脉
  • 海洋—旅游的胜地
  • 海洋—风雨的故乡
  • 海洋生物趣闻
  • 海 象
  • 探测海洋最深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海洋世界

    人类走向海洋<%=id%>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增加,从哪里能取得更多的资源和食物呢?答案是海洋。海洋里有足够多的食物、矿产、能源以及药物等等,等待着人们去开发,潜力极大。 

    现在,正是人类大步走向海洋的时代,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海洋,将会使地球上的人们生活得更富有、更美好。 
     
    人类走向海洋去探索海底世界,花费了几千年的时间。古代的人,只能在海边采拾贝类、海藻,在岸边抓鱼,以后又能潜入不深的水底,去采集珍珠、捕捞鱼虾。 

    靠着人类天赋的条件,人只能在水底停留几分钟。能在水底多停留一些时间吗?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 

    英国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幅古画,画的是公元前 820年,中东阿落里亚帝国军队的士兵用羊皮袋充气,以供水中呼吸,潜入水中向敌军进攻,这可能算是最古老的潜水技术了。 

    公元前322年,古希腊已开始使用潜水钟,一个铁铸的大钟倒扣在水里,人居其中,通过嘹望孔来观察水中景物,修筑工程及采集珍珠等。 

    公元1820年,英国人开始使用头盔式潜水器,在水上通过气管将空气压入头盔内,供潜水员呼吸,这是现代潜水器的前身。 

    20世纪40年代起,人类开始采用自由潜水装置,以后不断改进,发展成今日的水肺潜水装置,人们可利用它在浅海中自由潜泳、观察研究海底或做潜水运动。 

    研究深海海底,就要用深潜器了,它有坚固的耐压外壳,常为球形、椭圆形或柱形。其动力用电池,有小范围的自航能力。深潜器中有氧气供给,有定位、深度、温度、压力等各种仪器,还有海底作业的机械手、水下照明、电视、照相、通讯等设备。 

    深潜器使人们对海底的观察、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王颖教授在大西洋用深潜器潜入圣劳伦斯海底峡谷做海底地质调查,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潜入海底,直接勘察海底、探测海底结构。
    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开始制造海底居住室,试验人员在海底居住、生活、工作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发海底资源。同时,科学家发明了一系列探测海底的仪器设备,利用海面的舰船,用各种地球物理的方法,甚至制造出海底机器人,去探测海底的地形、地质结构和物质运动。
     
    人们对海底已有较多的了解,到了走向海洋(海底)、开发利用海底的新时代。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海洋的真实面貌吧!世界海洋的海底像个大水盆,边缘是浅水的大陆架,中间是深海盆地,海底有高山、深谷及深海大平原。 

    根据海洋测量资料看出,海底的基本轮廓是这样的:海水与陆地相接的地方,叫海岸带。全世界有60%的人居住在沿海地区,这是经济发达、人们建设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从海岸向海,是坡度不大,比较平坦的海底叫大陆架。再向外,是一个相当陡峭的大斜坡,从水深200米直下到3000米,这个斜坡叫大陆坡。从大陆坡往下便是广阔的大洋底部了。大洋底深4000~5000米,有规模宏大的海底山脉、海底高原、深海平原和深海盆地。另外还有一些孤立的洋底火山、珊瑚礁岛等。 

    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浅海平原,有丰富的海底石油、天然气和煤层;在大洋底、海底山脉、海底高原上,蕴藏着丰富的铁、锰、铜等矿物;在深海平原的红黏土中含有丰富的铀。例如太平洋底的一个区域,海底的镍、铜、钴、锰、磷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就达1500亿吨,这是多么巨大的宝藏呀!这些矿产就分布在大洋底表层,如果开采这些矿产,就可以分离出各种有用的矿物。
     
    海底像一个巨大而神奇的宝库,其中的矿产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