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人类大脑的十大未解之谜
  • 科学家预言:1000年后,人类达到完美黄金时代
  • 专家解释濒死状态产生幻觉
  • 智力开发新论点:想聪明吃野果
  • 先有蛋后有鸡—科学家和哲学家得出共同结论
  • 全球约50位白痴天才 孤独症患者有特别才能
  • 我们缘何生而为人
  • 我们能对记忆随心所欲吗?
  • 全球最大种子库揭秘:核战争也无法摧毁
  • 人们为什么怕蛇 科学家试揭恐蛇症之谜(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走近大熊猫繁育专家 揭开大熊猫繁殖之谜<%=id%>

    报道: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但同时,它也是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群,全球仅有1000多只,许多生物繁育学家都为攻克大熊猫繁殖育幼的难关绞尽脑汁。

    今年8月以来,大熊猫产仔的消息常见于各大媒体。据统计,仅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就成功繁育了10只大熊猫,而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大熊猫也顺利产下了9胎15仔。大熊猫频频成功产仔,原因何在?

    9月20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采访大熊猫繁育专家,为读者揭开大熊猫成功繁殖的谜团。

    高育幼成活率的背后

    加上基地送往亚特兰大的大熊猫“伦伦”产下的孩子,今年,成都大熊猫基地产仔高达7胎10只,目前全部成活,是1987年基地成立以来成活率最多的一年,其中有三对双胞胎和四个单胎,创造了很高的育幼成活率。

    为何今年的大熊猫能够高产?据大熊猫专家、基地研究员王成东介绍,这跟大熊猫营养、饲养和管理三方面的创新性改革分不开。

    首先是模拟野生食物。以前,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吃竹子的比例只占全部食物的70%,另外30%是包括苹果、窝头在内的精饲料以及动物蛋白质。从去年底开始,成都熊猫基地的大熊猫采食的食物95%都是竹子,更接近野生熊猫的食谱,而且精饲料配方还取消了动物性蛋白,两岁以上的熊猫也不再喂牛奶,含竹量的增加使熊猫的食物配方野生而又更健康。这样一来,一只成年的大熊猫,以前每天吃二三十公斤竹子,现在要吃五六十公斤竹子,仅此一项,熊猫基地的成本就翻了五倍,并且每年还花费几十万元对竹子进行安全检查。

    定期“体检”、掌握其健康状况,对圈养的大熊猫来说非常重要。王成东告诉记者,如今对于驯化后的大熊猫,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对其开展非*无干扰体检,随时了解它们的健康状况,比起以前的*体检,对大熊猫身体的危害减少了很多。而对于怀孕即将生产的大熊猫,基地还派专人对其吃喝拉撒进行系统管理,保障了熊猫宝宝安全降生。

    “51克”的艰辛成活路

    9月14日,熊猫基地对外宣布,一个多月前出生的体重仅有51克的“袖珍”大熊猫幼仔目前已经脱离危险期,体重增至1289克,成为目前全球人工圈养大熊猫中,成活中出生时体重最轻的一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