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作物营养与效应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 全球气候变暖与棉花增产
  • 十八亿年前生物多细胞组织被发现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通过鉴定
  • 我国地精子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 孕三烯酮胶囊填补国内空白
  • 我国对鸟类羽毛起源等研究获重大进展
  • 中科院专家提出对有害生物治理的新概念--相生植保学
  • 美科学家绘制出X染色体的高精度图谱
  •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病毒杂合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走向纵深<%=id%>


        2000年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对它的初步分析结果,标志着生命科学又向纵深迈进一步。科学家公布的新成果,是在去年完成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基础上,经过整理、分类和排列后得到的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基因组图谱。它是对人类基因组基本面貌的首次揭示,表明科学家们开始部分“读”出人类生命“天书”所蕴涵的内容。初步的“阅读”已得出不少令人意外的发现,比如人类基因只有3万个左右,比原先的估计远远要少。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继续展开和对“天书”的“阅读”不断深入,更多的生命奥秘还将浮出水面。人类基因组的初步分析结果,与科学家们对其它动植物基因组研究所获得的最新进展一起,为生命科学在新世纪实现飞跃构筑起坚实的“平台”。过去10年来,科学家们已绘制出40余种物种的基因组图谱。据预测,在未来10至20年里,科学家还将解读大量生物的遗传密码,与此同时,基因组研究重点将进入确定基因结构与功能等应用研究阶段,生命科学因此将迎来新的大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将为推动医学进步带来空前机遇。通过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科学家们已初步确定了30种致病基因,而随着下一步对人体各种致病基因展开全面大搜索,以及对各种基因功能及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了解的加深,科学家们将在分子水平上深入了解疾病的根本发病机理,将为各种疾病的诊断、防治和新药的开发提供有力武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最大影响,将体现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保健领域,基因诊断、基因疗法和基因药物等的开发,有可能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分支。一些专家认为,生物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据统计,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达18%,而生物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不亚于信息技术。1999年,世界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额为3400亿美元,估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可能达3.1万亿美元。生命科学进一步走向纵深,再次逼迫我们思考以科技为核心的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新世纪、新千年,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诸如全球变暖、物种灭绝、计算机病毒泛滥等等已越来越明显。进入2001年,生命科学的一系列进展和消息在让人欣喜之余又令人担忧。继美国科学家培育出首只转基因猴之后,美国和意大利的两位科学家公开表示,打算在今年年底之前在地中海某国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随着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首次公布于众,如何防止生命科学新突破被误用和滥用,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