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作物营养与效应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 全球气候变暖与棉花增产
  • 生命科学走向纵深
  • 科学家认为生命的特性并不全由基因决定
  •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血液干细胞有两类
  • 法国培育成功环保转基因鳟鱼
  • 英国科学家宣称克隆人将于20年内出现
  • 德国基因药物发展迅速
  • 美科学家发现克隆技术所面临问题的根本原因
  •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病毒杂合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从仿制到创新<%=id%>


         “大力加强创新研究,是实现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是6月22日举办的“中国新药自主研究开发模式研讨会”的专家提出的提高我国自主研制新药的速度与水平的建议。
        医药产业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十分广阔。据统计,1997年,世界医药市场总销售额约2200亿美元,2000年增至40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
        我国医药产业也呈现良好发展趋势,正培育成21世纪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所产药品中大部分是仿制外国的品种,中药出口额仅占国际中草药市场的3%,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原因,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磅炸弹”式创新药物(一般以年销售额大于5亿美元为标准)。随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在我国逐步实施,我们如果不提高创新能力,就将被迫依赖进口药品,购买外国专利,或者是等国外专利产品过期后再生产。
        创新药物研究从何入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陈凯先说,必须从基础研究入手。他介绍,国际上创新药物的基础性研究进展很快,一些新兴学科越来越多地渗入新药的发现和前期基础研究中,如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基础医学取得迅速发展,理论和结构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与药物研究的交叉、渗透与结合日益加强。这些基础研究的进展和综合集成,将对创新药物的研究与开发产生决定性的、长远的影响。
        基础研究领域的面很广,陈凯先认为,药物作用新靶标的研究、新的筛选模型和筛选技术的研究、结构生物学和药物分子设计研究等,都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点。在现有条件下,组织创新药物研究,必须强化支持创新性强、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研究项目,组织多学科综合攻关。
        我国植物种类丰富,居全世界第三位。科技工作者在发扬传统资源优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如抗疟新药蒿甲醚、抗早老性痴呆新药石杉碱甲,就是从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中发现、研制的,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可见,从自身特色出发,新药研究的创新能够走出新天地。
       我国制药企业的硬件可与国外相媲美,但在软件特别是人力资源和资本投入上,还远远低于国外。因此,必须改变新药研究的投资方式,创造新药研制更灵活的机制。
        现在一些制药企业为加快新药研制,都寄希望于海外学子带回先进的项目,以便马上生产投放市场。迎面碰到的问题是,国内的投资力度和管理力度能否跟上,换句话说,即怎样保证让新药的研发得到管理、技术和资本的最大支持?对此,上海邦克医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技术总裁漆又毛提出,要加快制药企业和研究单位之间资产重组和联合的力度,依靠海外留学生的人力资源,引进新的思想、管理和技术,同时建立新药自主研究和开发的风险基金群体。该公司是一家由一批留美中国学生组建的药业公司,完全按照当前国际医药行业的最新模式运作,建立国际化的研发平台、国际销售网络,以及基因医药技术研发的国际化融资体系。首席执行官周武军博士提出要最有效地利用管理、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本等,筛选一批高质量的项目,创建有竞争能力的系列企业。企业研发出新的项目和药物,借用这一平台,通过技术转让、合作等方式,把个人的创造才智和研发行为,变成公司的法人行为,使其研发合法有效地快速向产业化转化,加速创新步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