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稻飞虱鸣声信息行为及其机制
  • 卫星RNA防病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 猕猴桃种间杂交的新种质
  • 视觉复杂图像信息处理的新进展
  •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建立药物筛选新模型
  • 日本用高分子材料作基因疗法载体
  • 科学家绘出O157:H7大肠杆菌基因组图谱
  • 实验动物传递证实密码子129甲硫氨酸纯合子Heidenhain型Creutzfeldt-Jakob病
  • 内脏痛觉产生和调制研究的新进展
  • 文昌鱼生殖内分泌调控系统的发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试管中直接形成植物生殖器官<%=id%>


        稻、麦作为粮食用的都是种子,它们是由生殖器官发育来的;各种水果也是由生殖器官发育来的;杂交育种也要依赖生殖器官。然而获得成熟的生殖器官必须等到开花以后,要很长时间。若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细胞体外培育直接形成大量雌、雄生殖器官,省去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的过程,这将大大缩短获得生殖器官的时间。这个新设想的成功将可能成为生物领域里的一个重大事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陆文梁研究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8570149,38880020)资助下,经努力使培养的细胞直接形成小穗(小麦)、花芽(风信子,水仙)、雄蕊(风信子,水仙)、雌蕊(小麦)、花柱(番红花)、胚珠(风信子、水仙)和果实(西红柿)。其中在世界上首次直接形成的小穗和性器官有重大学术价值。在试管中繁殖雌、雄性器官和果实表明植物的任何器官都可以通过离体培养来直接生产。也提示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可控性,特别是可以控制细胞只作部分表达。由此诱导培养的细胞直接分化成特定的细胞,如胚囊细胞和性细胞也许只是时间问题。该项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美国的“Agricell Report”进行了报道;国际植物学界权威性杂志“Plant”的主编安东.兰(Anton Lang)教授称之为新的发现和杰出的工作。
        目前已在该项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雌、雄性器官的发育对温度要求有差异,并通过温度控制雄性不育获得成功。它将为研究植物雄性不育开拓一条新的途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