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建立了肿瘤向淋巴系统转移力高的细胞株
  • 中国野生大豆的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的探讨
  •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记忆基因
  •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提前完成
  • 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现原始人骨骼
  • 口服蛋白药物和裸DNA介导基因治疗技术
  • 加发现治疗恶性脑瘤病毒
  • 美建立世界第一家骨髓瘤研究机构
  • 雪松针叶化学物质可提高动物记忆力
  • 俄发现部分动物细胞能兼职合成激素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一个异常的DNA限制-修饰系统<%=id%>


        变铅青链霉菌66是国际链霉菌基因工程研究中通用的受体菌株,人们普遍认为它对外源DNA没有限制性。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170033)资助下,华中农业大学周秀芬副教授的研究成果揭示,变铅青链霉菌66的DNA上存在一种异常的位点特异性修饰,使其在含有微量Fe2+(二价铁离子)的缓冲液中或经高压脉冲电泳时遭到降解。突变菌株ZX1与野生型菌株相比,除了异常修饰的特征发生了缺陷以外,对新分离的放线菌噬菌体φHAU3的感染性也由亲本的抗性转为敏感。从野生型菌株的基因组中克隆了可以恢复ZX1对φHAU3抗性的基因,由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所推绎的抗性蛋白系列显示了与大肠杆菌噬菌体γEa59蛋白(一种内切酶)的高度相似性,从而从分子水平上首次阐明了野生型变铅青链霉菌66中限制性的存在。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变铅青链霉66中限制-修饰系统与经典的限制-修饰系统截然不同。此外还证明,使DNA降解和对φHAU3抗性两种表型是由不同的基因所控制,并阐明它们均在ZX1中缺失了。已将噬菌体抗性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超量表达,为阐明该内切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该项研究纠正和深化了人们对通用菌株的共识,揭示了DNA中一种新的限制-修饰系统的存在,在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其基因产物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