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建立了肿瘤向淋巴系统转移力高的细胞株
  • 中国野生大豆的生物学研究及其应用的探讨
  • 一个异常的DNA限制-修饰系统
  • 抗虫基因在杨树上转化成功
  • 全国小麦生态生理特征、生态类型及生态区划
  • 检疫性害虫苹果蠹蛾在我国分布的调查研究
  • 健脾补肾中药对肿瘤成因多阶段学说中起始和启动的影响
  • 天牛科的综合分类和演化理论
  • 白血病细胞自身抑制因子的发现和研究
  • 揭示银鲫天然雌核发育机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动物 >>生命科学

    专性自养极端嗜酸性硫杆菌基因转移系统的研究<%=id%>


        山东大学颜望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自1987年以来连续三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8770004,39070004,39370015)的资助,对专性自养极端嗜酸性硫杆菌的遗传操作培养基、启动子、质粒的分离、载体的构建以及载体的转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专性自养极端嗜酸性的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ooxidans)的质粒和染色体DNA为材料与大肠杆菌质粒进行重组,构建成具有遗传标记、多个单一酶切位点的硫杆菌(自养细菌)和大肠杆菌(异养细菌)都能复制和表达的载体。在广泛寄主不相容性P 类群质粒的带动下,通过接合途径,将重组质粒从大肠杆菌直接转移到了硫杆菌中去,并得到了表达,从而在专性自养极端嗜酸性硫杆菌和大肠杆菌之间建立了一个基因转移系统。近年来这个研究组又通过该系统成功地将大肠杆菌的抗砷基因(4.3kb)导入到极端嗜酸性的浸矿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中,并获得了表达。
        把外源基因导入极端嗜酸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中并在该菌中建立了一个基因转移系统,是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难点,在国外尚未取得进展。该项研究的成功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不仅为全面、系统研究这类特殊细菌的基因表达机理和调节方式奠定了基础,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这类浸矿细菌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验方法。所构建的抗砷菌株,用于金精矿的脱砷,提高黄金的提取率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