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令人费解的哈雷彗星蛋
  • 公布 中国八则UFO目击档案
  • 中国最美的地方大型评选网络手机人气奖揭晓
  • 气象学家面临尴尬 大西洋热带风暴名字快用完
  • 气候改变饥荒人口还会增加 二氧化碳减排迫在眉睫
  • 美国《国家地理》:奶牛放屁危及地球环境?
  • 什么是光污染
  • 科幻迷造飞碟惊动NASA
  • 十大外星人事件全面揭密(组图)
  • 息烽陨石坑面纱待揭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最新研究显示宇宙可能呈椭圆形<%=id%>

        据美国宇航局太空网报道10月10日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宇宙是如同球体的完美圆形。但最新研究发现,宇宙的形状可能像药丸一样向两侧展开。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形状也许是因遍及整个宇宙的磁场或时空结构的缺陷引起的。意大利科学家根据美宇航局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收集的数据得出了这一结论。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主要用于扫描天空,测量宇宙大*后所产生残余物的温度。迄今为止,这个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明确了有关宇宙的一些最重要细节。这其中包括自大*以来宇宙的历史(137亿年);第一个原子形成的时间(大*后38万年),普通物质及称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神秘物质在宇宙的构成比例(分别为5%、25%和70%)。

      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还揭示了天空部分区域对宇宙微波整体状况影响的奇特方式。不过,一旦它涉及天空中的最大样本,微波辐射水平似乎就不充分。而另一方面,较小样本似乎正以预料的水平散发辐射。现如今,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天体物理学家莱昂纳多·卡帕尼利(Leonardo Campanelli)及其在巴里大学的同行保罗·塞阿和路易吉·泰代斯科发现,状如椭圆形的宇宙能够解释这种所谓的“四极不对称”。

      意大利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宇宙确实在原子首次形成后并未像球体一样扩展,而是像椭圆体一样伸长,这有可能解释最大程度看到的奇特的宇宙微波强度。宇宙的非球体部分可能比其他部分更远,因此显得稍微有些昏暗,当我们只仰望天空细微的薄层时,这种些许的差异根本感觉不到。据卡帕尼利及其同事介绍,宇宙的偏心率可能比科学家通常认为的高出1%左右。卡帕尼利表示,椭圆形的宇宙可能由遍及宇宙的磁场或诸如宇宙弦(cosmic string)等时空缺陷造成的,宇宙弦具有密度无限大的结构,仅有质子那么宽,能升长至星系际规模,它们的重力能够使时空产生偏移。

      美国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哥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美宇航局天体物理学家加里·欣肖(Gary Hinshaw)尽管觉得意大利科学家的数据支持宇宙是椭圆形的说法有些根据,但他在接受太空网采访时表示,利用椭圆形作为宇宙形状解决“四极不对称”问题,会产生涉及宇宙是如何开始趋于椭圆形的更大争议。

      欣肖说:“事实上,我们难以理解椭圆形模式是如何在宇宙天体学‘自然’出现的,所以,我们的压力也会从解释非常适度的‘不对称’转向解释宇宙的新特征。”意大利科学家在9月29日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通信》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未来旨在更好了解宇宙微波如何产生极性的太空任务也许会检验这种宇宙为椭圆形的理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