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拿到地球就没味 火药味月球尘埃困惑人类
  • 美科学家:人类是外星人天真的婴孩
  • 人类探测器太阳系内走亲串邻(图)
  • 争锋:秦始皇建长城与外星人有关
  • 南京眼见为实 亲历极速UFO
  • 科学家用实例证明外星人来过地球
  • 新年奉献:前宇航员公布目击到的UFO秘密档案
  • 中国新闻周刊:UFO光临地球的事件起因
  • 130亿年前银河系最古老恒星诞生
  • 俄播UFO纪录片 研究外星人文明实验室曝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2036年人类为之恐惧的地球毁灭是外星人操纵?<%=id%>

         俄罗斯《真理报》说,根据来自世界各地的报道,如今陨星坠落地球的现象过于频繁,并且陨星在人类居住地区的上空*的情形也越来越多。而按照以往的规律,陨星是不会坠入有人居住的地方的,它们经常坠入海中、湖中、空旷地带,甚至南极。根据这些特异现象,俄罗斯科学家认为,也许这是在宇宙某个黑暗的角落中,有一些外星人故意采用某种手段,使得漂浮在宇宙中的流浪行星改变行程,坠入地球,而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使得地球遭到破坏。

      相关报道:

         最近,美国的天文学家经过认真观察和分析后作出预测,一颗直径约为400米左右的小行星将在不久后“撞”向地球,时间就在20年后——2029年4月13日。

     千年难遇之亲密接触

       2029年4月13日,一颗被科学家们称为“阿波非斯”的外太空巨石将与地球来次最亲密的接触——其亲密接触时的相隔将仅为地球与月亮距离的1/10。最近,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专家们通过多个天文望远镜对该小行星的轨道进行了观测,他们获得的数据显示,该星体将在2029年撞向地球。
       美国天体物理学组织的负责人丹尼尔教授说,这是我们预测过的迄今为止撞向地球表面最近的外太空天体。根据该专家组发表的报告,外太空星体与地球上一次如此亲密的接触是在遥远的1300年前。
      
    或偏离轨道撞入地球

       据天文学家们介绍,太阳系内分布着多个600米左右的引力场,“吸引”着小行星。当小天体飞行至这些区域时,它们的既定轨道可能因此而改变。天文学家们认为,在2029年“阿波非斯”飞近地球时,由于该“通道”周围至少存在3处强力场,“阿波非斯”的轨道届时势必会改变,甚至可能发生偏离撞向地球。
       不过,专家们认为,这种可能性在2036年更大。早在去年,研究者们就曾得出结论,该“阿波非斯”是600个威胁地球的天体之一,根据当时的资料,科学们预测该星体会在2035年或2036或2037年擦过地球表面。
      
    至少损失4000亿美元

       有研究者指出,要摧毁掉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这颗小行星的体积可能还太小。但是,它一旦撞向地球仍将造成巨大的毁灭。美国专家们预测,这样的撞击可能会造成价值4000亿美元的损失及巨大的人员伤亡。介于此,美国宇航局的专家们已开始计划制造一枚核火箭,准备摧毁小行星,至少计划要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据专家们介绍,执行“轰炸任务”的核火箭如果是在2029年前发射,人类将避免在2036年遭遇“行星撞地球”的灾难。但如果“轰炸任务”迟些执行的话,要用现代科技扭转“阿波非斯”的轨道将是项巨大的挑战。
       目前,研究者们正力图在2013年与2014年之前给这颗小行星安装一个无线传感器,因为他们希望快些捕捉到这个“危险家伙”的行踪。
      
    科学家又恐惧又兴奋

       但是,对于科学家而言,他们就不仅仅关心自己的安危了。正如丹尼尔教授所说,这项太空任务是一次免费的研究机会。届时,科学家们将能近距离观测到地心引力对外太空天体的影响。
       不论如何,借助天文望远镜及其他设备的观测,研究者们将能获取小行星内部构造的最新信息及所有有用信息,这对于在未来预防“彗星撞地球灾难”将不无裨益。
      
    “死亡之星”——“阿波非斯”

       “阿波非斯”(小行星2004NM4)是外太空中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距离地球中心约为30000公里。它是在最近才进入科学家们的视野的,其序号为99942号。“阿波非斯”原为埃及蛇神的希腊名字,是黑暗与死亡的象征;即使是在可怕的地狱,蛇神“阿波非斯”也是最阴险的恶魔,曾企图毁灭太阳。2005年7月19日,科学家将这个“邪恶”的名字赠予了这颗小行星2004NM4。据悉,2029年,在欧洲、非洲及西亚的人们可望在夜空中看见这颗“死亡之星”。

    下一篇更精彩 “毛泽东水晶棺”降温难题的背后

    最神秘的、最新奇的、最不可思议的尽在 Discovery

    [1] [2]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