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拿到地球就没味 火药味月球尘埃困惑人类
  • 美科学家:人类是外星人天真的婴孩
  • 人类探测器太阳系内走亲串邻(图)
  • 争锋:秦始皇建长城与外星人有关
  • 南京眼见为实 亲历极速UFO
  • 科学家用实例证明外星人来过地球
  • 新年奉献:前宇航员公布目击到的UFO秘密档案
  • 中国新闻周刊:UFO光临地球的事件起因
  • 130亿年前银河系最古老恒星诞生
  • 2036年人类为之恐惧的地球毁灭是外星人操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UFO与地震预兆 众说不一<%=id%>

        有人将地光看作UFO或将UFO视为地光现象。UFO和地光两者容易混同并非偶然,也许弄清地光的成因,不但能将前面奇异的位移和“佛灯”现象得以澄清,更重要的是可将UFO与地光现象严格区别开来,并为最终弄清UFO运动机制提供线索。

       地光是强地震前后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1975年2月4日傍晚6时许,辽宁南部海城与营口一带,虽然天色还未完全黑下来,但能见度已很低了,马路上已不能骑自行车,汽车也只有打黄灯才勉强行驶。突然,暗淡的天空豁然开朗,人们重新看清了道路,甚至能看清室内的物品。在海城招待所,人们甚至看到了满天的红光,后来又变为白光。这就是一种强烈地震的伴生现象——地光。

       地光闪耀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轰隆隆的地声。如在海城地震前,在辽河职工医院,有人看见像电弧光似的一片白光,持续约一分钟,并伴有腥臭味;北镇赵屯公社,人们看到的是东南方的天空有两道很亮的白光,像拖拉机的灯光的晃动,也持续了一分钟左右,不久就听到了轰隆隆的地声。地光也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锦州铁路局,人们看到的却是火灾似的粉红色光亮持续了4分钟;在海城、营口和盘锦一带的许多地区,还有许多人看到从喷沙冒水孔和地裂缝中喷出火球状光亮,就像信号弹一样,不带尾巴,各色都有。

       地光形形色色的形态,归结起来可分为闪电状、朦胧弥漫状(片状)、条带状、柱状、探照灯状、散射状和火球状等等。就光的颜色来说,有红、橙、黄、绿、蓝等,但以蓝色和红色较多,*次之。一般地说,片状光、带状光,以蓝色居多;而火球、火团、火焰、火柱多为红色、红*和白色。不过,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地光的颜色还随时间变化。

       这些形态中与UFO最为近似的是火球现象。在196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萨镇连续遭到两次强地震的袭击。和其他地区的强地震一样,当地居民看到了多种地光现象,其中有许多是一种球形的闪光。例如,有人报告说:“发震时,头顶上方,向空中升起几道直直的光条。”“镇西方看到像火流星一样的光。”“看到了3米左右的火球,拖着红的尾巴,3秒种移动了几米。”“看到火球从前右侧跑到左侧,在很短的时间内,由蓝色发绿,散乱地变成红色。”……

        1976年,我国松潘地震时也有大量火球出现。仅8月16日晚发震前后,江油的一个社员就看到400多个火球。有人这样描述道:“我们先看见几处冒出零星的火球,以后越冒越多,难以计数。球刚冒出时有碗口大,当升高到10多米后,就变至簸箕般大;先是白色,后变为乌黑,还伴有响声。在白色的火光中,还有一股黑色烟雾在翻滚,同时闻到一种火药味。出现火球的范围估计约有3000-4000平方米,持续约15分钟。在火球发生的时候,收音机、罗盘、广播等均未出现任何干扰,也未发现物质的放射性增高。”

       我国黄录基、邓汉增在研究火球时认为应区分两种类型:A型火球,通常在地震前不久和震时发生。它们主要出现在震中区,没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也看不到来自地下的通道,总是突然出现在空中。球体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二三十厘米,红色居多,间有蓝色、白色,移动迅速,有时带有响声,同时可见到其他形态的地光。B型火球,是信号弹式或流星式的球状光体,发震前后都有,出现的范围也较广,但与一定的地质构造及地理条件有关,常直接从地面裂缝、冒水孔、河沟等处升起。上升高度一般为一二十米。球体大小较悬殊,小如鸡蛋,大如脸盆。颜色以红色居多,绿色次之,再次是白色或蓝白色。它们的移动速度较A型为快。有时随风飘忽不定,也常伴有响声,并往往带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如硫磺味等。严重时,可灼伤人畜。

       可见,火球具有随风摇曳和只能上升、无磁场干扰的特征,说明它与UFO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它的发光现象及有硫磺味产生等一些特征又与人们遭遇的UFO有相同之处。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地光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特别是近代,它更是地震工作者苦心研究的对象。人们试图用不同原理来解释它。

       1966年,原苏联塔什干大地震前几小时,塔什干上空突然发生了一次电子暴。天空中耀眼的白光像镁光灯一样,使人目眩。更令人奇怪的是,地震前后都有人发现,室内的日光灯“无缘无故”地自动闪烁。科学工作者也测到了电离层中电子密集度达到顶峰。

       早在1961年,日本学者安井丰等在研究地光时,就注意到

    [1] [2] 下一页

    了大气电场的问题,后来他陆续研究了日本、美国等地的地震发光现象,于1972年提出了“地光现象是地震时剧烈的低层大气振荡”的看法。他认为:在地震区常会有以氧为主要成份的放射性物质,被从地里“抖”到大气中。特别在含有较多放射性物质当中、酸性岩石分布区和断层附近,大气中的氡含量将有显著提高(这一点已为实测结果证明),这也将使大气离子化增强,导电率增加。如果这时地面存在一个天然电场(这个电场可以由压电效应产生),那末就会发生向空中的大规模放电,使地光闪烁起来。大面积放电和氡蜕变时放出的射线都有可能激发荧光,使日光灯管闪亮。

       另外,也有人用压电效应理论来解释地光。物理学的实验发现,许多晶体在受到挤压拉伸时,会在两个平面上产生相反的电荷,称为“压电效应”。压电石英就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如果沿着石英晶体的垂直轴切制一个薄片,并沿薄片厚度的方向施加一定压力,这时薄片的两个受压面将产生不同的电荷,且电荷的密度与压力成正比。

       美国的科学工作者为揭开地光之谜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据报道,他们在实验室里对圆柱的花岗岩、玄武岩、煤、大理石等多种试样进行压缩破裂实验时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试样会*性地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正是这股电子流,激发周围的气体分子,使它们发出微弱的光亮。芬克尔斯坦和波威尔认为,当石英在地壳岩层中作有规律排列时,如果沿长轴排列的石英晶体的总长度,相当于地震波的波长时,就会产生地震等压电效应。若地震压力的压强为30-300帕,就有可能产生500-50000伏/平方厘米的平均电场,这个电场足以引起闪电那样的低空放电现象,产生地光。

       众所周知,石英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这些地光乃至“佛灯”和“鬼火”是否都与石英释放的电子流有关,以及这些地光是石英受压后释放的电子流,还是其他原因使其抛射电子流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下一篇更精彩  唐太宗与弟媳的一段孽缘回放(图)

    最神秘的、最新奇的、最不可思议的尽在 揭秘反伪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