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UFO与地震预兆 众说不一
  • 地外智慧生命关连新疆UFO
  • 不必惊慌 UFO早已光顾地球
  • 14-21日狮子座流星雨每小时约数十颗
  • 新发现,宇宙中还有两颗月亮
  • 科学家用实例证明外星人来过地球
  • 新年奉献:前宇航员公布目击到的UFO秘密档案
  • 中国新闻周刊:UFO光临地球的事件起因
  • 130亿年前银河系最古老恒星诞生
  • 2036年人类为之恐惧的地球毁灭是外星人操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皮肤像猪皮,会呼吸的UFO<%=id%>

        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西雅图市郊外某处丛林内,乔纳森·里德正在远足,他的一条金毛猎犬同行。

        突然间,一只灰色“怪物”出现在身边,把猎犬撕裂……

    交流

         看似更像出自好莱坞虚构故事片或科学幻想小说的这段情节,从里德口中说出,却归咎于不明飞行物(UFO)及其携带的外星智慧生命。

        讲述这段故事的场合是南美洲国家秘鲁首都利马,时间是从定于本月6日开始、9日结束的所谓“世界外星人大会”期间,主办机构名为“阿尔法与欧米加”。

    这次聚会并非专业研讨会,更像是为对UFO深信不疑者创造交流机会,也提供展示场合,让他们可以交流“体验”和陈列照片和录像,显示他们认定为UFO承载外星人到访地球的“证据”。

    不过,“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参加者提供的画面多半不清晰,亮点或异形物体就是他们所说的UFO。

    氛围

       为增加可信度,“世界外星人大会”要让有“身份”、至少有过“身份”的人帮助说话。

        于是,会前于4日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现年69岁的退役美国空军中校唐纳德·韦尔介绍说,他第一次与外星人“接触”是1953年,目睹7个航天器飞临美国首都华盛顿上空。

       韦尔说,在美*役期间,他确实没有看到过外星人,但1982年退役以后已经8次“目击”外星人驾驶的飞船。

        主办机构“阿尔法与欧米加”抱有一种离奇“信念”:地球面临危难时刻,一个UFO机群将飞临上空,其中之一将载有宗教传说中的“救世主”……

       来自南美国家乌拉圭的参加者拉斐尔·乌略亚则推出了有悖于基本常识的另类“解释”,即外星人2001年9月11日用飞船接走了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内的人们……

    揭秘

    其实,即使没有外来与会者,秘鲁也已有众多UFO信奉者。

        秘鲁境内、尤其是南部城镇奇尔卡斯提供了大量“目击”UFO事件报告。一些当地人相信,外星人赋予了当地泥浆泉以治疗疾病和提高生育能力的特殊效力。

         号称收集了最大量UFO照片的退役美国空军上校温德尔·史蒂文斯承认,他自己从来没有目击过外星人,只是在对100起UFO目击事件展开调查以后才开始相信这类生命的存在。

       按照史蒂文斯的说法,1947年至1949年,他在阿拉斯加州工作,内容是听取B—29型轰炸机飞行员返航后的情况通报。

    他说,那些轰炸机经过改装,带有特殊科学仪器,专事“探测(外星)访客”。

    他的亲耳所闻,包括飞机上的“无线电频谱彻底混乱……机舱内温度升高。(机组人员)向外望去,发现飞机旁边(悬停着)一个飞碟。”他说,机组人员用4种类型的照相机拍摄了UFO照片,都遭美国军方扣押。

    指责

        对于的史蒂文斯叙述,路透社记者于德·韦伯一时间无法向美国军方求证。

        相比之下,还是乔纳森·里德的“故事”更为惊人:1996年那一次在丛林里遭遇“怪物”以后,他把外星人带回家,同住了9天,以心灵感应方式相互交流,对方留给他一只“手镯”。

        自述曾经是儿童发育心里学家的里德说,他给那名外星人取名“弗雷迪”。

         “弗雷迪”的皮肤“几乎就像猪皮”。它能呼吸,血液呈红色,但不会说话。检测显示,那名外星人与人类一样有着总共46条染色体,只不过其中9条染色体与人类不同,更接近于海豚和海龟的染色体。

        指责美国政府内“某些人不希望发布这类信息”,里德说,他与外星人接触后曾经遭到枪击。

    [1] [2] 下一页

         这故事,似曾相识,堪比好莱坞电影。(完)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