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附面层内的气流会直接影响飞行器的升力
  • 飞机的机动飞行是通过操纵驾驶杆(盘)和脚蹬实现的,飞行员需要熟练掌握驾驶技术
  • 由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在人类航空史上首次实现了自主操纵飞行
  • 1911年航空史上的重要事件:肖特的3.2型飞机和西科斯基的四发动机飞机问世了
  • 1909年世界第一架轻型飞机在法国诞生
  • 1919年6月英国阿尔科克上尉和布朗中尉首次驾机飞越大西洋,英国首相为他们颁奖
  • 早期各种飞行表演激发了公众的航空热情
  • 1924年4月6日~9月28日,人类完成首次环球飞行,历时176天,行程44312千米
  • 1909~1949年布莱里奥、普勒尔、施罗德、林白、克莱德斯代尔等人创造的飞行纪录
  • 涡轮喷气发动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波阻就是激波阻力,它是由飞机对空气的扰动来不及往前转,使空气被压缩而造成的<%=id%>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41888.jpg (6283 bytes)  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音速后,会产生激波。激波也称冲波,这是由于飞机对空气的扰动来不及往前传,使空气被压缩而造成的。在空气动力学上称为激波阻力,简称波阻。激波的强弱与物体的形状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物体头部越钝激波越强(正激波),波阻也大;头部越尖时,激波越弱(斜激波)阻也小。这就是超音速飞机为什么采用尖机头、后掠翼的缘故。/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41522.jpg (6014 bytes)

    左图 进行热障试验中的一架飞机模型。图中的黄亮处为受热严重的部位,甚至出现了熔化现象

    右图 由计算机描绘出来的飞机在飞行中承受气流流变的图像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41562.jpg (4287 bytes)

    左图 飞机机翼(倒视)遇到激波(黄红色)的情景。速度加大时激波严重

    中图 激波示意图:马赫0.9速度时机翼的前缘进入超音速,上下激波后移

    右图 激波示意图:当飞机达到马赫1速度并超过时,机翼前缘出现新激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