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德·哈维兰试飞遇难
  • 冯·卡门提出著名的卡门涡列,1943年研制出X—1飞机;他首获美国国家科学勋章
  • 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一生共研制75个型号的飞机
  • 早期航空邮递是从法国和英国发展起来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用飞机改为客机
  • 初期的航空客货运输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斑克斯用容克飞机将采矿设备运往非洲
  • 英国彗星号客机连续发生震惊世界的空难,人们在调查中发现了金属疲劳现象
  • 60年代后飞机朝着大型化、超音速方向迅速发展,人类航空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
  • 圣克鲁斯空难造成576人死亡,是20世纪最大的一次空难;1985年世界民航灾难频繁
  • 英国空军军官弗兰克·惠特尔试制出涡轮喷气发动机,1941年装备格洛斯特喷气战斗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利用无损探伤技术、涡电流法、X射线检测等技术探测飞机隐患<%=id%>

      无损探伤是在对所探对象无任何损害的情况下实行检测的一种技术。飞机的安全性,除了需要管理方向的规范外,还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对飞机结构及各部件进行测试。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是无损探伤。例如,用X射线*舱门,用超声波检查螺栓,并用电磁原理检查轮子和铆钉等等。目的是在金属疲劳威胁安全之前,就把它们探测出来。除此之外,飞机检测还有其它方式。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457239.jpg (6866 bytes)  涡电流法主要用于探测金属因疲劳而产生的裂缝。每当营业的客机更换轮子胎时,都得用涡电流测试器通过电子手段对轮毂进行检验。涡电流探测器形状有如一支小钢笔,它同荧光屏连接,探测器产生的磁场在轮子里感应出微弱的电流,一旦轮子里有了裂缝,电流将受阻碍,涡电流法能找出表面以下1.5厘米深处的裂缝。涡电流法还可以用来检测由铆钉把一片片铝板铆接起来的搭接缝。当这些结合部位出现问题时,应力就会转移到铆接缝上去,它们因过载而开裂。涡电流法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隐患。

      部件太大或是形状过于复杂而不能使用超声进行探测时,检验师们可以用X射线机电压为20~30万伏。X射线常用来检验喷气发动机的燃烧室。有些航空公司备有放射性很强的铱192放射源。技师们把X射线胶片放在发动机部件周围,然后把放射源放进发动机内部。两小时后,从胶片上就能看出有无裂缝。

    (图)飞机检测有时比飞机制造更为重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