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发射美国第一个人造卫星的丘比特号
  • 欧洲空间局研制使用的阿丽亚娜火箭
  • 1990年2月阿丽亚娜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炸毁日本两颗卫星
  •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运载火箭,已发射成功三个系列
  • 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
  • 三角快帆试验火箭
  • 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由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输送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 可确保运载火箭正常飞行的五大控制系统
  • 运载火箭怎样将卫星准确送入预定的轨道
  • 世界各航天国家的火箭基本上都选择了向东发射,但是以色列的运载火箭却是向西发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相继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id%>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70558.jpg   1958年,中国开始研制航天运载火箭。首先是以苏联的P-2火箭为原型,独立仿制了第一枚“东风”号近程火箭。1965年,中国正式开始实施人造卫星工程,并着手进行“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和“长征”1号大型运载火箭的独立研制工作。/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71391.jpg

      “长征”1号的第一、二级为液体火箭,第*是固体火箭。火箭全长29.45米,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经过无数专和工程技术人员几年的艰苦努力,“长征”1号成功地进行了19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地面试车。1970年1月,“长征”1号进行了一、二级火箭飞行试验,验证了高空点火和二级分离的可靠性。1970年4月24日,北京时间21时35分,“长征”1号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了预定轨道。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71301.jpg  “长征”2号E型火箭是以两级液体火箭为芯级,周围捆绑4枚长液体助推火的大型运载火箭。它的4枚助推火箭,每个长3.35米,直径2.25米。整个火箭长49.7米,芯级直径3.35米。芯级一级发动机为4机并联,加上4个助推火箭,总推力8×75吨。二级发动机采用高膨胀比的大喷管。起飞重量460吨,起飞推力600吨,可将8.8吨有效载荷送入200—400千米圆轨道,再加一个第*火箭,还可把2.5—4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35786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它适合于发射低高度、圆轨道卫星,如果再配置液氢—液氢推进剂上面级,构成长征-2E/HD号,其发射能力和技术水平与“阿丽亚娜”火箭相当。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71736.jpg   由于有了巨大的运载发射能力,中国已成为第三个掌握氢氧火箭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三个独立承担国际商业发射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三星”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第五个掌握运载火箭捆绑技术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在世界航空技术领域中已经居于领先的地位。

      1994年2月8日,中国发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3号甲获得成功。这次“长征”3号甲火箭运载的是“实践”4号空间探测卫星。“长征”3号甲是在“长征”3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火箭成全52.52米,火箭直径、整流罩均超过“长征”3号。“长征”3号甲同样是*液体火箭,一、二级为常规燃料,第*为液氢液氧燃料。第*把直径由2.25米增大到了3米,并增加贮箱长度,推进剂由8.2吨增加到17.6吨。整个起飞重量240吨,起飞推力300吨,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由原来的1.4吨提高到2.6吨。这旨中国目前高轨道上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具有一箭多星的适应多种轨道卫星发射要求的能力。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71605.jpg   1994年11月30日,中国的“长征”3号甲火箭又把中国新一代的通信卫星“东方红”3号发射升空。“长征”3号甲不仅适用于各种大、小卫星发射的需要,而且其发展潜力很大。中国正在用它作芯级,并利用中国已经成熟的捆绑技术,发展“长征”3号乙、“长征”3号丙火箭,由此形成并利用中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群体,其中“长征”3号丙火箭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到4.8吨。

        左上图 中国的“火箭之父”钱学森。他早年留学美国,50年代初回到中国,领导了中国的火箭研制工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望。这是他在1959年国庆节招待会上与毛泽东、周恩来在一起畅谈时所拍摄的照片

        左下图 中国仿制的地近程导弹“1059”1960年11月5日首飞试验成功,1964年后改称“东风”1号

        右图 中国的“东方红”1号卫星。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它于1970年4月24日夜在甘肃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进入了预定轨道

        右中 中国的“长征”2号E型火箭

        右下 中国的“长征”3号火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