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华人物理学家王赣骏在太空进行失重试验
  • 1991年美国宇航员艾伦和加德纳乘航天飞机为保险公司回收卫星
  • 曾经三次进入太空的华裔宇航员张福林
  • 5次太空行走的维克多连科和谢列布罗夫
  • 苏联宇航员季托夫和马纳罗夫在太空连续工作366天,成为在空间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 美国连续进行登月活动,阿波罗工程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
  • 苏联进行月球探测
  • 宇航员的挑选和训练极其严格,宇航员必须学习众多的科学课程,掌握许多方面的技术
  • 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正在逐渐改善,已可携带和加工多种食品,但睡眠时仍须将身体固定
  • 1965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和美国宇航员怀特实现太空行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邦达连科是第一位牺牲的宇航员,科马罗夫于1967年4月23日因飞船失事以身殉职<%=id%>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850891.jpg (9424 bytes)  1961年3月23日,苏联空军歼击机飞行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暗室里紧张地进行训练,休息时,他把一块擦完身上曾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的酒精棉,随手扔到一块电极板上,立即引起大火,被严重烧伤,虽送医院抢救,终因烧伤过重,10小时后,不幸死亡。邦达连科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第一名有记载的牺牲者。

      1962年11月1日,一名苏联宇航员从24500米高空跳伞训练时,因航天服故障,无法承受急剧减压而丧失。

      1967年4月23日,莫斯科时间凌晨3时35分,苏联“联盟”1号飞船发射升空,驾驶这艘飞船的宇航员叫科马罗夫。飞船入轨后发现左翼太阳能电池帆板没有张开,科马罗夫多次排除这个故障,但都没有成功。这样,飞船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校正航向、靠近并与另一艘飞船对接。事故情况不断恶化,地面指挥中心决定暂时取消准备与科马罗夫的飞船对接的“联盟”2号飞船的发射计划,并通知“联盟”1号飞行到17圈时立即返回。“联盟”1号飞船没有足够电源,返回地面只能用手动控制姿态,这种操作要求宇航员从地平线获得方位,技术要求很高。但是,在飞船进入地球阴影时,地平线不易看清,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科马罗夫利用飞船陀螺控制飞船的平衡,当飞出地球的阴影时,地平线出现,他用手动操纵修正了飞船的位置。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850588.jpg (8617 bytes)  第二天清晨,飞船开始降落,科马罗夫向地面报告,返回发动机已经点火,飞船正脱离飞行轨道,按预定程序返回。地面指挥中心派伊尔18飞机飞往预定着陆地点哈萨克的奥尔斯克以东65千米处,当伊尔18飞机飞抵飞船着陆地点时,“联盟”1号飞船已在当时地时间早晨6时24分坠毁。出事现场聚集了许多当地居民,据称,他们目睹宇宙飞船猛烈冲向地面,降落伞没有打开,在几声剧烈的*声中,飞船在火中燃烧。人们后来在飞船残骸堆中,找到了科马罗夫已经烧焦的部分遗体。

      苏联有关方面对事故做了极为详尽的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是飞船回收舱的主降落伞没有打开,备用伞出了故障,飞船最后以每小时150千米的速度撞到地面,造成返回制动发动机剧烈的大*,引起大火。

      科马罗夫的遗骸安葬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城墙下。

    右图 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被作为英雄安葬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城墙之下

    左图 1971年6月29日,苏联“联合”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地球的途中,由于指挥舱空气外泄,使三位太空人杜布罗伏斯基、伏科夫、巴扎耶夫死于非命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