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华人物理学家王赣骏在太空进行失重试验
  • 1991年美国宇航员艾伦和加德纳乘航天飞机为保险公司回收卫星
  • 曾经三次进入太空的华裔宇航员张福林
  • 5次太空行走的维克多连科和谢列布罗夫
  • 苏联宇航员季托夫和马纳罗夫在太空连续工作366天,成为在空间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 邦达连科是第一位牺牲的宇航员,科马罗夫于1967年4月23日因飞船失事以身殉职
  • 1992年5月7日三位宇航员在空间捕捉故障卫星,5月14日将修复后的卫星成功释放
  • 宇航员的挑选和训练极其严格,宇航员必须学习众多的科学课程,掌握许多方面的技术
  • 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正在逐渐改善,已可携带和加工多种食品,但睡眠时仍须将身体固定
  • 1965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和美国宇航员怀特实现太空行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长期在太空生活对人体产生诸多影响<%=id%>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854298.jpg (12098 bytes)  人类长时期处在太空失重状态下,身体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根据太空医学和生理学家们研究,以及对宇航员的观察,大致可以测定的有这样一些方面:

      1.头部:脸部肿胀,眼皮胀大,鼻子堵塞。

      2.内耳:在失重情况下,重力感受器陷于混乱状态,使人感到恶心欲吐、头晕目眩、身体疲劳、四肢无力、发烧和出冷汗。

      3.肾:肾会收集从骨骼中排出的钙,从而导致结石。此外,肾功能发生变化,并加速新陈代谢。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854831.jpg (9759 bytes)  4.骨骼:骨骼将失去钙,这会使承重的骨骼更容易折断。宇航员的身体会不断萎缩。

      5.肌肉:承重的肌肉不断消失,甚至宇航员在太空作定期的飞行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6.血液循环:体液上升到头部和躯干。肾开始减少血液,身体产生的红血球更少了,这将导致宇航员患太空贫血症。

      7.眼睛:内耳功能紊乱会使眼睛和大脑之间的信号联系中断,这会使宇航员产生视幻觉。

      8.心脏:血液不能下沉。心脏也同其他肌肉一样不断萎缩。在宇航员重返地面后,心脏会出现问题。

      9.肝脏:肝脏对药物的处理发生异样,难以测出宇航员返回地面时体内所含的药物正常剂量。

      10.脊椎:脊椎伸长3至6厘米。这导致宇航员患背痛病和神经传导功能中断,并导致宇航员发生触觉障碍。

      11.内脏:肠梗阻、便秘。

      12.小腿肚:由于骨骼萎缩和失去体液,小腿肚将萎缩30%。宇航员的行话称这种腿为“鸡腿”。

      13.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功能会削弱,因而宇航员易受病菌感染。

    右图 在太空沐浴时要使用一个真空系统,好让水在无重力下“正常地”流动

    左图 医生在替宇航员检查牙齿时,宇航员必须倒挂在绳索上以便接受诊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