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每月接待观众达10万人次,它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飞行博物馆
  • 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宇航中心是专门为12—15岁儿童建立的宇航科普活动中心
  • 与电影城同在戛纳的法国太空城,为公众开设了体质训练和提供航天飞机模拟驾驶
  • 莫斯科郊外的卫星街曾是苏联进行全民科学教育的场所,现在仍是俄罗斯的科普胜地
  • 1981年4月12日美国发射第一架航天飞机;它具有在地球与轨道之间重复往返的功能
  • 美国研制的航天飞机样机企业号
  • 奥地利人尤金·森格尔设想的早期航天飞机
  • 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成功
  • 震惊世界的航天飞机失事: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升空73秒时突然*
  • 挑战者号7位遇难宇航员以他们为科学进步无私献身的崇高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航空航天

    1988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航<%=id%>

      1988年11月15日清晨6时,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首次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上天,47分钟之后进入了距地球250千米的预定圆轨道。在太空遨游3小时后,按原定计划安全返航,准确降落在距 发射地点12千米外,一条长4.5千米,宽84米的跑道上,成功完成了首次无人驾驶自动返航和着陆的试验飞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处女航的成功,是对苏联整个航天飞机技术,地面测控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飞行后航天飞机只在38040块防热瓦中脱落了一两块。

    /astronomy/UploadFiles_4492/200701/2007123163917922.jpg (10458 bytes)  但苏联的这架“暴风雪”号飞机经过首航试飞后就停顿下来。1989年该航天飞机曾到巴黎参加过一次国际航空展览会,1992年又到美国参展,此后再也没有进入轨道飞行。

      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对航天飞机进行研究,并在60年代末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到1975年正式确定发展这种飞机。在具体技术方案上,苏联设计人员设想了两种类型的航天飞机—大型的和小型的。“暴风雪”号原型机先在一架重型飞机上面进行机载试验,在8000~10000米高度时,原型机脱离载机,滑翔返回地面。1985年11月开始原型机的飞行试验。它以4台飞机发动机为动力,由2名宇航员操纵。原型机在1000米高处盘旋,飞行技术12分钟后降落。此后宇航员多次演练了从空间返回地面的着陆过程。

      在无人驾驶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正式开始太空飞行前,曾总共进行了24次原型机的飞行试验。通过这些飞行活动,苏联的航天科技人员检查和重复检查了返航程序,地面导航系统和机上的计算机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检查了自动降落这项技术。

    (图)“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正待命首航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