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杨利伟透露 神七后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 本月九日香港上空可观到水星凌日
  • 俄罗斯人称有望在10年后首先登陆火星
  • 中国航天珠海航展订购3星3箭 总额约20亿人民币
  • 肉眼可见 2006M4彗星大爆发后亮度增加
  • 勇气号超期服役迎来第1000个火星日(图)
  • 中国长三乙运载火箭位居世界航天领域前列
  • 当年海盗号设计有缺陷 火星生命仍待探索
  • 俄航天官员称有能力抵御小行星撞击
  • 孙来燕 中国可能会开展太空旅游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探月计划进入倒计时 嫦娥一号明年4月升空<%=id%>


    hspace=0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外景

      “嫦娥一号”卫星实施绕月探测是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它将拉开中国遥远的登月计划的序曲。届时,我国航天领域的深空探测也将在这里实现零的突破。

      西昌,通往“广寒宫”之路

      西昌,2007年4月将注定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据有关人士介绍,日前,西昌已经重建了3号发射塔,其主体结构已于今年9月底主体结构整修已经完成,从10月起进入了设备安装阶段。 
     
          2007年4月,中国通往远在38万公里外“广寒宫”之路将从这里开始。 中国将正式迈出探索月球的步伐。

      迄今为止,我国研制发射的各类卫星都是在地球引力场的范围内运行,现在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都是在地球周围运动,没有离开地球这个人类的“摇篮”。“嫦娥一号”卫星将把这一局面彻底变成历史,从而成为我国第一个脱离地球引力场奔向茫茫宇宙深空的使者。

      为何“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地选在西昌?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解释说,为了让卫星能够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必须要求火箭发射在地球上所处的纬度越低越好,我国纬度最靠南的发射基地只有西昌。此外,以前西昌卫星基地发射的中国目前高轨道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都非常成功。

      根据计划,“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会承担“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任务,将探月卫星送上茫茫征途。

      探月倒计时

      2006年7月下旬,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对外透露,计划于2007年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各级产品已完成了正样产品的生产和验收,进入总装、集成和测试阶段。目前工程已经进入倒计时。

      “现在正是整个工程最为关键的时候,要进行各种大型试验,实施联测,将沟通的各种要求明确,并固化起来,以期达到实战的要求,以后到了现场,实战时照着样子做就可以了。”欧阳自远说。

      透露出来的消息显示,“嫦娥一号”卫星是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基础上,经过适应性修改,根据任务进行技术创新研制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该卫星重量2350公斤,设计运行寿命1年。

      据悉正是为了筹备“嫦娥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才专门对发射场的3号发射塔进行了一系列设备设施方面的改造。在2007年初,“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测试将在这里进行,3月投入使用。

      最新消息透露,今年12月“嫦娥一号”卫星要全部待命出厂。如果一切顺利,2007年4月“嫦娥一号”将从这里的3号塔架上直入苍穹。

      火眼金睛

      有消息透露,“嫦娥一号”还在研制过程中时,而地面的天文台就已经提前开始了“演习”。

      据透露,由于“嫦娥一号”将运行到距离地球近40万公里以外的区域,而国内目前没有从那么远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条件,因此,为了保证届时地面的射电望远镜能够“看到”远处的“嫦娥”,中国的科学家将采用了一种变通的方法,在地面上模拟出30万公里以外的信号进行试验,即在一个距离相对较近的发射机上,通过降低其输出功率,模拟出类似于30多万公里以外的微弱发射源。

      2005年6月,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透露出来的消息表明,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和国家天文台、国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集团一起,在乌鲁木齐成功捕捉到了相当于30多万公里远处的微弱信号,从而完成了模拟星地对接试验,成功解决遥测这个问题。

      据悉,“嫦娥一号明年奔月时,地面将有射电望远镜时刻盯着它

    [1] [2] 下一页

    的行踪,届时,北京、上海、昆明、乌鲁木齐四地的射电望远镜将一起参与“嫦娥一号”的观测。此外,国内其它一些遥测点也会加入进来,从而形成一个对“嫦娥一号”的遥测矩阵。

      据悉,美国目前发射深空探测器,之所以能够及时遥测跟踪依靠的是它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布下的遥测矩阵。目前我国的遥测系统依然落后,并且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国内,国内有专家指出这样将不利于对“嫦娥一号”卫星的遥测。但是,这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到时候有可能使用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遥测天线。”欧阳自远对本报记者透露说。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