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杨利伟透露 神七后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 本月九日香港上空可观到水星凌日
  • 俄罗斯人称有望在10年后首先登陆火星
  • 中国航天珠海航展订购3星3箭 总额约20亿人民币
  • 肉眼可见 2006M4彗星大爆发后亮度增加
  • 勇气号超期服役迎来第1000个火星日(图)
  • 中国长三乙运载火箭位居世界航天领域前列
  • 当年海盗号设计有缺陷 火星生命仍待探索
  • 俄航天官员称有能力抵御小行星撞击
  • 探月计划进入倒计时 嫦娥一号明年4月升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七大理由解释中国必须登月 (图)<%=id%>


    hspace=0

                                                   月球基地想象图

       一个被否决了的登月计划

      2004年12月1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在为福建闽侯县闽侯二中的师生作专题演讲时透露,1999年他就提出过一个登月计划,也叫嫦娥工程。当时他提出了一套登月简易方案,即发射一个探测器在月球着陆,探测器上带有五星红旗,可以将国旗插在月球上。整个工程估计要花6.5亿元人民币。按照黄春平的说法,他的方案当时已经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但当时中央考虑到载人飞行尚未成功,同时进行两个大型项目不妥,因此否决了他的登月提案。 
     
     
           中国必须登月的七大理由

      我们为什么要登月?为何要探索月球?月球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这是许多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所追问的问题。在中国的科学界,也不乏反对的声音。月球探索真的对我们毫无意义吗?事实并非如此,它所带来的利益可以看得见。

      1 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

      尽管1984年联合国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条约》中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但是,当前,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正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作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的成员国,我国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具有履行《月球条约》和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2 月球是人类研究宇宙和地球本身的最佳平台

      科学家认为,通过利用月面上没有人为改造和破坏的某些本来面目研究月球,了解月球的成因、演变和构造等诸方面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地球的远古状态、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和演变,有助于搞清空间现象和地球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极大地丰富人们对地球、太阳系以至整个宇宙起源和演变及其特性的认识,从中寻求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线索。

      3 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开发月球是空前艰巨的事业,需要解决一系列难题,这必然会带动诸如大推力火箭、巨型航天器、高速飞行、人工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加工自动化、精密仪器、遥感作业、通信、材料、建筑、能源等工程技术以及空间生物、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等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4 为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

      据探测,月岩中含有地壳中的全部物质元素,约有60种矿藏。在月球岩土中,具有丰富的氧、铁、镁、钙、硅、钛、钠、钾、锰等物质,初步估计共含有8万亿吨铁。此外,月球上有丰富的能源,尤其是月球上的氦-3,是地球上所没有的核聚变反应的高效燃料,据估计,在月壤中氦-3的资源总量可以达到100万-500万吨,能够支持地球7000年的需电量。

      5 促进深空探测

      月球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因此,航天器从月球上起飞,可大大节省能源。月岩土壤中氧占40%,可以就地生产推进剂和作为受控生态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的氧气来源。硅占20%,可以为航天器制作太阳电池阵,其他金属可以为航天器制作各种部件设备。还可以用月球作中转站,为过往的航天器进行检修和补充燃料。

      6 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平台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极其稳定,月球直接承受太阳的辐射,没有大气层对光线和电波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干扰,没有尘埃污染,没有磁场,月球的背面没有人造光源和射电的干扰,地震很微小。同时,

    [1] [2] 下一页

    月球有漫长的黑夜,黑夜温度极低。这种环境为建造高精度天文观测台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7 推动经济发展

      开发月球,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而且其他技术的二次开发应用,势必促进工业的发展与提升。如美国研制和发射“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时,就产生了3000多项专利,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阿波罗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就会带来5美元的效益。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