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深度撞击带来科研还是战争
  • 月球上布满带电的喷泉
  • 新行星上的生命
  • 接通地外文明的SETI计划
  • 详解嫦娥1号探月卫星研制全过程
  • 认识宇宙--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认识宇宙--宇宙正在膨胀
  • 认识宇宙--宇宙大*模型
  • 认识宇宙--有限的宇宙还是无限的宇宙
  • 中国造大飞机几代人梦想将实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看似遥远未必不可实现 科幻电影预示科技未来?<%=id%>

        《星战前传3》的上映,迅速在全球掀起一股“太空热潮”,再次唤起人们对神秘太空乃至科幻世界的好奇。

        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库布里克……这些伟大的导演用他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和卓越非凡的特效为我们建立了神奇的科幻影像,在科技的力量到达之前,让我们提前感知了那个世界。著名小说家纳布可夫说过:“科学离不开幻想,艺术离不开真实。”对未来充满预见,看似遥远却又未必不可实现,也许正是科幻电影的迷人之处。

        太空篇:“星球大战”成为计划

        1902年首映的《月球旅行记》可以算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电影。在乔治斯·梅利斯导演的这部短片中,一门巨炮将6位探险家乘坐的太空舱发射到了月球上,探险家们随后遭到了怀有敌意的月球人劫持,后来终于逃回太空舱,并将太空舱移动到月球边缘落回地球,溅落在大西洋之中。尽管科学家们对影片提出质疑:大炮不可能将太空舱发射到太空,而就算能做到,其中的人也会死于重力加速度。然而,67年后,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将两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

        1977年,《星球大战》的问世,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前所未有的太空场面、纷繁复杂的星系斗争,让这部影片被称为“继廖西开辟红海之后最为壮丽的120分钟”。《星球大战》系列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和生活。里根执政后,公开称前苏联类似影片中西斯一派的“邪恶帝国”,遂将其重要的战略计划命名为“星球大战”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构想就来自《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影片中的黑武士在太空中建立行星站或空间站,以此作为威慑力量,随时准备击毁星系中的任何目标。美国也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并设想从地球轨道上发射导弹抵抗外来入侵者,或用拦截机拦截导弹,用地面、空中和太空激光粉碎敌人。《星球大战》系列中的许多太空武器,如飞船、激光炮、飞弹、电子侦察器、雪地飞艇、驼形坦克等也都真的成为美国武器库中的样本,美军现在使用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就与《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中纳布星球女王乘坐的飞船外形非常相似。影片中杜库伯爵逃跑时驾驶的那艘飞船所使用的离子推进器,也在美国“深空1号”、“宇宙1号”探测器以及欧洲宇航局“智慧1号”探测器上使用。
     
       生化篇:“克隆人”变为现实

        在《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中,奥比旺深入遥远的海底世界,发现蛮荒之地上无数克隆人试验正在秘密进行。在影片《天赐灵婴》、《人工智能》、《第六日》等片中都幻想了克隆人出现的场景。1997年,克隆羊多莉诞生;2002年12月,雷尔教派成员、法国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宣布世界首名克隆婴儿诞生,这时让人们震惊的已经不再是克隆人有没有可能出现,而是克隆人所带来的伦理混乱问题了。

        《星球大战2:帝国的反击》里,哈里森·福特被急冻技术制成了一个人体雕像挂在墙上,莉亚公主赶去把他解冻解救了出来。1983年的这一幕,让人好奇和激动。在随后的《蝙蝠侠》、《越空狂龙》、《后天》等电影中,也有急冻人的情节。今天,各国的科学家都在研究降低体温延寿的方法。2003年,日本科学家研制出装有传感器和微电脑系统的分子大小的纳米机器人,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种纳米机器人在被冷冻的人体内工作,分析细胞损伤程度,自动修补损伤细胞。

        《哈利·波特》里,波特有一件神奇的隐身斗篷,每次身处险境都可以“一隐逃之”。现在,日本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的反光材料制成的“风衣”就可以令人产生错觉。而美国科学家发明的等离激元覆盖物还要“高明”得多。等离激元材料制成的东西可以分散可见光,如果光的频率接近等离激元的谐振频率,物体就不能被看到。这在某种程度上很像《星际迷航:太空追逐战》中那架一按按钮就隐形消失的战鸟。

         灾难篇:无妄之灾如出一辙

        当“9·11”美国世贸双子楼被飞机炸得从中截断、浓烟滚滚时,很多在电视里看到这一幕的人还以为是电影场景。在1996年出品的影片《独立日》中,外星人的飞船袭击美国各大城市,两艘外星飞船发射激光光束,白宫与摩天大楼顿时灰飞烟灭,大楼呈粉末状自上而下倒塌,天空烟尘滚滚,地上行人逃亡呼号……情景与世贸大楼倒塌时惊人地相似。

     

    [1] [2] 下一页

       去年5月在全球同步上映的灾难片《后天》,表现了全球气候异变引发巨大海啸的场景。百米高的超级巨浪,以吞噬一切的姿态,席卷纽约曼哈顿岛,岛上的摩天大楼顷刻间卷在巨浪中消失,万吨巨轮也瞬间不见踪影……深重的灾难竟然在去年年底真的到来,南亚地区遭到史无前例的海啸袭击,残酷的景象比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有预见性的“玩笑”莫过于1996年史泰龙主演的科幻电影《越空狂龙》。被冷冻了36年的史泰龙一觉醒来已是2032年,桑德拉·布洛克告诉他现今的总统是施瓦辛格。史泰龙郁闷地质疑这个把他从第一动作英雄位置上打翻的家伙:“他不是奥地利人吗?”布洛克回答:“是的,法律因他而改写。”尽管施瓦辛格现在还只是加州的州长,但谁知道将来呢。如果你想预见未来,去看电影吧。

    original link
    http://www.losn.com.cn/col238/article.htm1?id=17780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