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太空牡丹长势良好
  • 新科学家发现非典病毒会攻城计
  • 双星计划探测一号正式启用
  • 美欧希望在印度月球探测器上放科研仪器
  • 未来芯片降温技术:纳米闪电散热
  • 欧洲新型发动机 太空运转2000小时
  • 观耳形校特征 人耳进行身份识别
  • 我国第一台DNA计算机由上海交大研制成功
  • 猴用非典疫苗在美制成 6只罗猴产生免疫功能
  • 世界上最黑的物质问世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天文学家:置疑银河系演化史<%=id%>

        经过历时15年马拉松式的观测,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宣布完成了对银河系中距太阳系最近的一万多颗恒星的普查。初步分析显示,银河系演化史可能远比科学家早先认为的要复杂。

     
      银河系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生活的“家园”。然而,科学家们对于太阳系的恒星“邻居”一直缺乏全面了解,甚至由于观测不够而存“偏见”。15年前,丹麦、瑞士和瑞典等国天文学家开始联手对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展开观测。他们本月正式发布了这项规模浩大的计划已告完成的消息。他们撰写的论文即将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

      在15年中,天文学家实际进行了1000多个夜晚的观测,观测对象涉及1.4万多颗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观测总次数达到6.3万次,平均对每个恒星至少观测4次以上。在观测基础上,天文学家们确定了所有这些恒星的年龄、化学元素构成、在银河系中的运行轨道、三维空间运动速率等特性。观测发现,1.4万多颗恒星中约三分之一至少带有一颗伴星。

      这一万多颗恒星与太阳都比较相似。天文学家们认为,研究这类恒星是从整体上深入理解银河系的最佳途径。此前普遍认为,银河系虽然在诞生早期比较动荡,但在其后的演化过程中应该相对宁静。但是,对新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显示,在银河系整个演化历史上,恒星运动方向等一直都受到气体云、黑洞等的干扰。天文学家们说,这一结果意味着,银河系演化过程比传统模型的假设更为复杂和混乱。超新星爆发、星系间冲撞等决定了银河系是一个极富生机的所在。

      专家们认为,这项观测计划的完成堪称银河系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参与观测的天文学家们说,借助新普查结果不仅可以计算出银河系中恒星过去的所在位置,还能对恒星的未来进行预测。观测计划负责人、丹麦天文学家努德斯特伦博士在一份声明中说,新结果首次提供了一份能代表银河系恒星总体数量的完备样本。其数据量之大,足以用来进行严格意义上的统计学分析,成为世界各国同行争相研究的宝贵资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