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病毒性心肌炎可用中医疗法
  • 我国野生葡萄技术体系发展
  • 美起源号探测器太阳粒子采样结束
  • 俄要将核废料埋到太阳上
  • 科学家发现:猴王基因证明基因分裂
  • 卡西尼号飞船拍到土星彩照
  • 人脑如何品评美食口感
  • 线虫将被送上国际空间站
  • 地球磁场倒转速度之谜被解
  • 家族性毛发上皮瘤基因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法科学家:纳米晶体管产生红外辐射<%=id%>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纳米晶体管中产生了红外辐射(即兆兆赫兹辐射),由此证实了“纳米晶体管可以作为电子输运管”的理论。

      “纳米晶体管可以作为电子输运管”的理论建立于1993年,是由法、美两位科学家提出的。他们从理论上证明了,一个位于场效应晶体管中的二维电子气流,可产生兆兆赫兹频率等离子体振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证明了电磁振荡和声学振荡之间有相似之处,认为晶体管中的等离子振荡,与笛子空腔中空气传播方式一样。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晶体管的出现,使得这一理论得以证实。

      空气在笛子空腔中的传播方式由吹奏的强弱、笛腔、上端开口等乐器构造的形式决定。法国科学家采取的实验方式是:用电流激发位于纳米晶体管栅下方的电子等离子体,犹如空气吹入笛子、产生笛腔内的声波一样。当电流达到一定的强度(临界值)后,受到激发并加速的电荷即可产生频率为兆兆赫兹的电磁辐射,这个临界值相当于吹响笛子所需要的吹气强度。

      由于兆兆赫兹辐射是由质子组成的低能量源,因此对生物细胞的危害很小,用它作为成像技术中的辐射源,可以避免以往用X光线医学成像技术带来的副作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