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大鼠基因组草图成功绘就
  • 刀口不用缝---生物胶神奇粘合伤口
  • 人类破译第13、19号染色体遗传密码
  • 生命新证据:火星上有甲烷存在
  • 科学家发现:猴王基因证明基因分裂
  • 卡西尼号飞船拍到土星彩照
  • 人脑如何品评美食口感
  • 线虫将被送上国际空间站
  • 法科学家:纳米晶体管产生红外辐射
  • 人类还有第二个月亮?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光合作用研究中国有突破<%=id%>

        本报记者光合作用可能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了,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体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我国科学家近日公布了一项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重大研究成果———绿叶中主要捕捉光能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首次被测定出来。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对这一突破性成就予以报道。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捕光系统和光反应中心共同完成。捕光系统中的捕光复合物,是“捕捉”太阳能的主力军。因此,搞清它的晶体结构,对于彻底揭开光合作用之谜至关重要。但由于其分子体系相当复杂,测定它的晶体结构,是国际公认的高难课题,也是科学界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植物研究所近日合作完成了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LHC-II)的晶体结构。

      这一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可能会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虽然研究成果离实际的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但给研究农作物如何提高光的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研究新一代生物芯片和电子元件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如果真的能够大规模仿生利用太阳能,那么困扰人类的食品和能源问题将会有全新的解决方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