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大鼠基因组草图成功绘就
  • 刀口不用缝---生物胶神奇粘合伤口
  • 人类破译第13、19号染色体遗传密码
  • 生命新证据:火星上有甲烷存在
  • 光合作用研究中国有突破
  • 波音与中国共建新一代波音飞机
  • 法国:补充DHA脂肪酸增强癌症放疗效果
  • 抑制癌细胞增长方法有突破
  • 勇气机遇后信使号将发射
  • 科学发现:猿类向原始人进化的第一次基因突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流体的数字化的实现<%=id%>

        本报南京3月24日电 给细胞打针您听说过吗?以前靠手工或机械方法,无法精确控制对细胞进行定剂量、定分辨率的高难度注射,如今利用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就能轻易实现。3月23日,这一技术通过了由江苏省科技厅主持、以中科院温诗铸院士为代表的专家们的鉴定。

      据专家介绍,目前,信息数字化技术,只在信息、能量和固体运动传输两个领域应用,如数字化电影、数码相机、录音笔等数码产品等,而这项技术让物质传输数字化成为可能。

      据主持这个项目的章维一、侯丽雅教授介绍,以给细胞打针为例,这项技术率先实现了既无微动力、无微电路、同时又实现了流体的数字化。利用这个技术研制的细胞注射用数字化量可控注射仪,在国际上率先使液滴量的分辨率达到了飞升级10-15升。

      在鉴定会上,研究人员现场演示了一种既无驱动件又无嵌入式微电路的数字化微流体器件机器。他们把一些直径仅为10微米的金粉放入机器,从一根直径100微米的微管里喷出,通过调整系统的频率和幅值,专家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喷出的微粒数量和速度。

      该技术不仅适用于液体、粉体,并对物质材料没有特殊限制。除了能应用在细胞、基因研制外,还适合传热工程交换、液体分离、化纤喷丝等流程作业。在DNA点样仪、微胶囊、微电子的散热、纳米粉体制备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