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科学家找到对流层升温、地球变暖的重要证据
  • 女伟哥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如证实有效将面市
  • 孕妇服用阿斯匹林可能导致男性后代无性能力
  • 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经常喝汽水容易得食道癌
  • 美医学专家两项研究为吃肉减肥提供新证据
  • 人到少年为何会变抑郁?专家揭示大脑发育进程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15年内将建空间站
  • 医学专家称多吃南瓜能降血糖说法无科学依据
  • 华裔科学家领导研究心灵传递 获惊人发现
  • 科学家首次解答人脑如何存储和恢复陈旧记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我国在非典临床病毒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d%>

        我国科学家在非典临床病毒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首席专家王福生教授领衔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非典病人体内病毒准种的组成特点和相关基因的变异规律。这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新近正式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3月25日和《新发传染病杂志》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主办的网站上4月1日提前发表,5月1日正式刊发,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非典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

      据了解,非典是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损害人体多个器官的特殊肺炎,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程发展较快,死亡率较高。而病毒准种是病毒性传染病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影响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结局,同时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还对预防性疫苗的研制产生重要影响。由于非典病毒是一种新型的核糖核酸RNA病毒,为了阐明非典病毒是否在病人体内发生严重的基因变异、这种病毒准种的组成和基因变异是否影响临床病程等问题,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非典攻关课题基金的资助下,王福生教授带领课题组在P3实验室展开昼夜攻关。

      课题组在去年非典流行期间,对302医院接收的北京地区第一批非典病人的标本,采用先进的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技术等方法,对分离出的非典病毒基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病毒全长S基因中,存在有110多个变异的位点,其中9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基因变异位点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特别是他们在同一病人体内,首次发现不同的非典病毒变异株的存在,从而在基因水平上揭示了非典病毒准种的存在和相关的特点。这些研究表明,非典病毒基因变异发生的频率比已有的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要低,这可能与非典病毒仅引起急性感染有关。

      据专家介绍,以上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非典病毒毒力的特点,而且有助于指导实施抗病毒治疗,同时对指导非典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