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取出迄今最完整超高压结晶变质岩岩心
  • 中国嫦娥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初样星开始制造
  •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3年内升空
  •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开幕 1万5千物种濒临灭绝
  • 新加坡设万亿级网格运算系统 用于生命科学
  • 中国2010年前将建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
  • 欧探月器担负三项使命 勘察月球南极火山口
  • 世界首例克隆水牛在广西降生 仅存活30分钟
  • 日本开发出预测河流污染程度的新系统
  • 中国拟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中美发掘玉蟾岩遗址 稻作文明起源将揭开<%=id%>


      中新社长沙十一月十六日电 (董祺 孙存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出土地——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近日迎来中美联合考古工作队,人类稻作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有望因此揭开。


      位于湖南道县寿雁镇的玉蟾岩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相继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和最早的陶制品,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一百
    项考古发现之一。尤其是这里发现的四枚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水稻谷壳,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追溯到了一万二千年前,引得世界各国的水稻研究专家纷至沓来。


      据介绍,本次中美联合考古工作队由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汇聚了包括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巴耶瑟夫、中国农业大学水稻史专家张文绪教授等众多海内外稻作研究领域权威专家。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启动。在未来的一个月里,中美联合考古工作队将对玉蟾岩遗址进行再次发掘,对遗址内每层堆积物土样进行浮选、筛选,力争发现有关稻作农业起源的更多、更早的实物证据,揭开人类稻作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