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物理学家利用激光脉冲技术实现原子隐形传送
  • 2005年期待十大医学突破 禽流感最令人忧虑
  • 我国首例冻胚克隆牛维娃顺利分娩
  • 我国首例冻胚克隆牛维娃进入临产期状态
  •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三卫星顺利升空入轨
  •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雪龙船顺利穿越西风带
  • DNA证据研讨会在京举行 华裔神探谈破案高招
  • 中国科学家给水做亲子鉴定 找到沙漠水源
  • 俄飞上火星500天地面模拟实验将有女性参加
  • 美俄制定登陆火星时间表 俄2014年率先行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我国研究成果首次入选国际物理年度十大进展<%=id%>


      新华网合肥12月27日电(杨晓萍 代群) 记者从中国技术大学了解到,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近日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等关于“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研究成果入选十大进展之首。


      这是继不久前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之后,该成果获得的又一殊荣。同时,这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取得的研究成果首次同时入选国际两大物理学
    会的年度十大进展。


      据了解,潘建伟与同事杨涛、赵志首次实现了国际上长期以来公认的高难课题“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并利用五光子纠缠源在实验上演示了一种更新颖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标志着中国在量子信息研究领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并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自然》杂志称赞说:“尽管五粒子纠缠的实现非常困难,但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这一壮举。这种新颖的量子隐形传态是量子纠错和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关键技术。他们的实验方法在量子计算和多粒子量子通信中将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成果今年7月1日发表在权威杂志《自然》上,曾在第一时间被美国物理学会和欧洲物理学会同时以专题形式报道,被誉为“多粒子纠缠态实验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将极大地推动量子纠错和网络化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探索”。


      刚刚荣获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潘建伟今年34岁,1992年毕业于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他多年从事量子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并获多项重大成果,其成果曾分别三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十大进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