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进步飞船成功将国际空间站轨道推升8.5公里
  • 嫦娥一号卫星 获突破性进展
  • 双胞胎克隆牛犊降生 所产牛奶将含人奶成分
  • 机遇号探测器发现火星怪石 疑为小行星遗骸
  • 加拿大科学家研制出可穿在身上的太阳能电池
  • 世界首例双手臂移植者:几乎能从事所有工作
  •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00周年 带来五大发现
  • 山东成功完成世界首例异体手掌移植手术
  •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工业重型化阶段不能跳跃
  • 我国自制复合型艾滋病疫苗进入I期临床研究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天文天象

    分析:撞击器撞击彗核后果如何<%=id%>


      相撞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第一种情况:撞击后形成一个直径约200米、30至50米深的大陨击坑,抛射物质的主体(约75%)降落到彗星表面。陨击坑形成主要受彗核引力支配。这种情况说明,彗核是由疏松的、原始的、未受影响的物质组成,彗星是由吸积形成的。


      第二种情况:陨击坑很小,大约是10米的量级。抛射物锥以高的角度飞出,较少的物质(约50%)降落到彗星表面,形成较小的抛射物层。陨击坑形成的主要反抗力是物质的强度。这种情况表明彗核不是原始的、未受影响的吸积物质,彗星在撞击下能很好地保持在一起。


      第三种情况:陨击坑直径比预期的更小,坑将很深,但产生一个很小的抛射物锥,说明彗星物质太疏松。


      撞击是否会改变彗星运行轨道


      科学家预测,这次深度撞击不会摧毁彗星或使彗星偏离其运行轨道进而撞击地球。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深度撞击”探测计划科学家唐·约曼斯说:“‘深度撞击’计划就好比让一只蚊子冲进一架波音767客机,完全不会影响彗星本身的运行轨道。”


      撞击器撞击彗核的相对速度是10.2公里/秒,这将使彗星的速度变化0.0001毫米/秒,使彗星的近日点减少10米,轨道周期减少数远小于1秒。与此对比,当此彗星在2024年通过木星附近时,其近日点将变化3400万公里。换句话说,彗星坦普尔1号因“深度撞击”引起的变化与彗星通过木星时产生的变化相比完全可以忽略。


      “天外袭击”能否避免


      “深度撞击”彗星计划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地球可能遭遇小天体撞击的危险尽可能积累一些研究数据,以便将来能“转守为攻”。科学家认为,小行星对地球的冲撞,可能将在几百年后发生,对于地球来说,属于潜在的危险。天文学家称,小行星与地球近距离接触每1至2年就会发生一次,只是人类没有观测到。2004年3月19日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在南大西洋上空约4.3万公里处“疾驰而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距离最近的“地星接触”。


      今年探索太阳系还有哪些活动


      进一步揭开火星水秘密的“火星勘察轨道器”将于2005年8月10日发射;


      深入了解金星大气结构的“金星快车”将在2005年10月发射;


      日本发射的“muses-c”探测器正在前往编号为“1998sf36”的小行星上采集岩石样本。“1998sf36”小行星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形状细长,直径约500米,自转周期为12小时。该探测器预计在2005年6月到达目的地,着陆采取岩石样本,2007年6月装有岩石样本的密封舱将返回地球大气层。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