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棺材里死了16小时后坐起来
  • 水晶头骨
  • 谁开采了月球?
  • 人体之迷
  • 史前文明之谜——踩在三叶虫上的足印
  • 神秘失踪与另外空间
  • 石人之谜
  • 巨幅岩画之谜
  • 楼兰美女之谜
  • 雪人之谜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专家揭示三叠纪期生物大灭绝之谜<%=id%>

     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表明,三叠纪早期生物大灭绝与后来恐龙消亡一样,都是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距今2.5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最大规模的一次毁灭:当时百分之九十的动物、海洋生物和植物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人们对彗星撞击地球引起“生物大灭绝”的说法不够信服的时候,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卢安·贝克尔在地球上的三叠纪岩层中找到了俗称“巴克球”的“碳六十”物质的痕迹,而这种物质通常只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宇宙之中。

      研究人员把地球岩层中发现的“巴克球”与彗星和陨石中的“碳六十”物质进行对比,成分完全一致。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地球上寻找最后的证据,即在2.5亿年前形成的足够大的陨石坑,专家估计应当有一颗直径10公里左右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当时的“生物大灭绝”。但也正是这次生物的灭顶之灾,促成了两亿年前恐龙时代的到来,而如果恐龙没有在6500万年前的又一次“生物大灭绝”中消失,很可能就不会有人类主宰地球时代的到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