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光学方法解读UFO(不明飞行物)现象
  • UFO(不明飞行物):难解之迷
  • 成吉思汗神秘陵墓成世界之谜 美国曾捷足先登
  • 德上千蟾蜍自我*现象困惑科学家
  • 岷江挖出明代银锭 破解张献忠千船沉银之谜
  • 诺曼底号被烧是否纳粹所为
  • 险象环生的108分钟——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秘闻
  • 第一个统领整个不列颠群岛的是苏格兰人
  • 未解之谜:但丁的相貌到底是怎么样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未解之谜:揭开中国历史上阿房宫遭焚之谜<%=id%>

    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李毓芳教授来到了阿房宫遗址现场,寻找埋藏在土层中的那座宫殿的踪迹。调查结果显示,整个遗址现存面积将近50万平方米,要想弄清遗址当初的规模,就必须破开土层,直接探察到秦时期的地面。

     
      考古队员开始用探杆去寻找它原始的边界,不久探铲遇到了坚硬的土层,随之提取上来的是些极其细密的黄土,这是一种经过人工夯筑的土质。经过测量,台地的地上部分有10米之高,东西长将近1200米,南北宽400多米。和人们想象中那个大气磅礴的阿房宫相对照,地基似乎不应该只有这区区半平方公里,原来这个遗址只是当年阿房宫前殿坐落的地方。考古发掘开始向纵深推进,考古人员破开土层去寻找宫殿建筑的证据。

      焚烧痕迹 未露端倪

      至今遗址中还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会不会是勘探过的区域碰巧错过了宫殿被烧的部分?李毓芳认为从自己考古发现的事实来看,或许项羽当年根本没有点燃阿房宫,这是阿房宫遗址没有发现火烧痕迹的唯一解释。

      在考古队发现的阿房宫前殿的土台子,李毓芳的探铲接触到了坚硬的夯土,她发现这是一堵东西向的夯土墙。土墙建在台子的北沿上,中间宽,两端窄,墙体最宽处有15米,窄的地方也有6米多,全长近千米。

      在发现夯土墙的地方,探方的底部又露出了瓦砾,然而除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秦代瓦片,这巨大的台地竟然只是一个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夯土堆,丝毫没有宫殿建筑的蛛丝马迹。

      考古人员顺着夯土台的北沿挖出了一个100米长的探方,把夯土台的边缘打开了一个剖面。经过清理人们发现,夯土台地基的南面是一个坡道。古时,为了运输黄土,夯筑地基,通常都会修建一条坡道。如果阿房宫前殿已经建完投入使用,没有道理再留下一条运土坡道。这条不应该出现的坡道,让李毓芳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宫殿有可能并未修建完毕。

      重阅历史 证实真相

      为了印证考古发掘得出的结果,李毓芳再次翻开年代久远的历史典籍。当初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宫的时间是公元前212年,但在公元前209年,他就突然病死在了出巡的途中。在这之前,阿房宫和秦始皇陵是同时进行的两大工程,为了尽快安葬秦始皇,秦二世不得不决定停止阿房宫的工程,抢建秦始皇陵。从秦始皇计划修建阿房宫那天算起,阿房宫前殿的工程总共历时不到4年。这座巨大的宫殿,在短短的几年是很难完成的。

      李毓芳从地基的中部采集了一些夯土土样。显微镜下,不仅没有出现大块的碳灰颗粒,甚至连植物细胞的踪迹也少得可怜,土样检测的结果再次佐证了考古发现的结论:在阿房宫前殿上除了三面墙以外,没有任何宫殿建筑,阿房宫前殿根本就没有建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