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米开朗基罗《创世记》暗藏人体器官?
  • 300年前的大地震卷土重来:雷鸟怪兽就是海啸?
  • 易经、八卦是否来自国外--中华文明的未解之谜
  • 万年前龙骨藏身被弃古城 引发古城年龄之谜
  • 两千年地下不锈之迷:秦人兵器应用先进镀铬技术
  • 西安碑林 西安古城墙 汉长安古城遗址
  • 野人问题的神秘主义倾向
  • UFO崇拜与邪教
  • 盛世奇闻
  • 大气透镜形成UFO的可能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鬼斧神工的地画<%=id%>

        几十年前的一天,一位飞行员来到秘鲁首都利马的民族学博物馆,声称在秘鲁的安第斯山一带纳斯卡高原的沙漠上,发现了古代印第安人的“运河”。博物馆馆长闻听这个消息后,不禁大吃一一惊。因为纳斯卡高原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在这几乎被骄阳烧焦了的地区,有时连续好几年滴水不降。为了证实自己所说的话,飞行员拿出一张地图让众人观看。这张图上用铅笔勾抹着一些奇怪的线条。遗憾的是,馆长在飞行员离去之后,立即将这张地图放进了古文书保管所,随后很快将此事忘记得一干二净。因为他无法相信印第安人会开渠灌溉300平方公里的沙漠。 

        几年过去了,这张标有奇怪“运河”的地图辗转到了历史学家鲍尔.科逊克手里。这位古印第安文化研究的专家,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标在地图上的交错线条。在“运河”周围的三角地带,有几条曲线,看去好像是一幅画,画着海神尼普顿所持的叉子。它果真是运河吗?或许它是旧时的公路遗址,或是大自然风化侵蚀的痕迹吧? 

        冒着烈日,科逊克率领一支考察队来到了纳斯卡高原。他们在黑褐色的高原上,发现了十分清晰的“白带”。不过,把它称做运河,未免过分地夸大其辞了。河床顶多深15到20厘米左右,而且在平坦的原野上,水也不会在这样的运河里安然流淌。倒不如将这些“白带”称做沟更为贴切些。有的沟形状奇特,沿途弯曲曲;有的沟则笔直,长达1.5到2公里。考察队员们在思考,这一片大沙漠,窨画的是什么呢? 

        这支考察队很快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手拿指南针,一面沿着弯曲的沟行走,一面在地图上记下沟的方位与形状。一段时间过后,沟的形状和方位图完成了。令人惊异的是,这是一只喙部突出的巨鹰图。鹰尾与一条长约1.7公里的笔直的沟相连。 

        这样,纳斯卡高原沙漠向考古学家们展现了它谜宫的一角。然而,为什么要画这只巨鹰?又是谁画的呢? 

        这幅巨鹰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而且,他们是怎样确定线条方向,又是怎样准确地制定鹰身各部位的比例的呢?当时他们用了什么样的测量仪器? 

        接着,他们又发现一些奇异图案:植物的画和巨大的人工平行线。随后,考古学家们登上飞机,想在500米高空欣赏一下纳斯卡高原上的杰作。可奇怪的是,他们却一点都看不见地上的沟和画。纵然使用望远镜观察,看到的也只是黑褐色的地表。科学家们大惑不解,不明就里。谁知当飞机在纳斯卡高原上空缓缓盘旋至一定的角度时,竟然看见了熟悉的地上画。只见数千条线朝向不同的方向,形成一组奇妙的图画,组成三角形、四边形、螺线等多种几何图形。令人称奇的是,其中还有一幅张着8条弯弯曲曲触角的章鱼图!飞机再次盘旋,地上的画又消失了。 

        海洋生物的画,怎么会画在这片纳斯卡高原上呢? 

        对纳斯卡高原上画的研究,虽因二次大战暂时中断了一阵,但随后进行的研究,却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难解之谜。 

        当地一位女教师在二次大战期间,仍不间断地清理着纳斯卡高原的地上画。由于她的辛勤努力,长达80米的卷尾毛猴、46米大小的蜘蛛、长有人手的180米大小的蜥蜴,以及鱼、穿山甲、蚂蚁等地上画都被发现了。这位女老师还发现,完全相同的动物画,如同用图章盖的一样,每隔几十公里就出现一批。同时,她还发现了比这些动物画大数十倍的人物画。其中的一个人物高达620米,躯干挺直,双手叉在肋下;一幅人物画没有脑袋,却画有六个手指,等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