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京地理
  • 九寨沟的地理
  • 地球是个扁球
  • 大碰撞前青藏高原就存在
  • 地震海啸分两种
  • 地球几千年后可能会骤然变冷
  • 如何在野外判断方向
  • 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
  • 塔里木盆地自然环境的演变及其现状探讨
  • 我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从青铜器看夏朝地理知识<%=id%>

    夏朝,中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传说夏以前的黄帝时期,就有“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的记载。夏禹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又用铜铸九鼎。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距今6000多年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已发现了一个铜片。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圆形薄铜片一件,经化验,含锌25%,属于原始黄铜材质。距今5000年左右的甘肃铜器件。在山东胶县三里河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两件铸制的黄铜锥,含锌20.2% — 26.4%。甘肃武威,青海贵南等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铜器40余件,其中12件分别为红铜,青铜,铅青铜材质。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铜器200余件,其中45件分别为红铜,锡青铜,铅锡青铜和铅青铜。上述铜器属于低级阶段的青铜器。
      属于夏文化遗址的河南偃师二里头前期文化层,出土了铜渣和熔炉残片。古文献也说:“昔者夏后开使蜚谦折金于山川,陶铸于昆吾 ”。考古材料和古文献说明,夏朝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由于生产青铜器需要寻找铜矿,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夏朝时期的中国古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找矿知识。古人寻找地下铜矿,一般依靠自然铜和孔雀石的露头去追踪寻找,这是最早的原始的找矿方法。由于中国古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掌握了采石技术。这一技术发展成为采铜技术,保证了铜矿石的供应。从采矿到成品转移,使人们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迅速积累。同时由于,铜矿来源有限,需要跟邻近部落交换,这样又促进了各部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包括地理知识的交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