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绿色产品
  • 混浊岛
  • 公海与领海
  • 干岛、湿岛
  • 伏旱
  • 赤潮
  • 中国地理之最
  • 中国地理简况
  • 法國新建博物館
  • 俄罗斯族风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鄂温克族<%=id%>

    人口为26315人。鄂温克族人主要聚居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和周围几个旗、黑龙江讷河县等地。使用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通古斯语支。有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3个方言。鄂温克族无本族文字,牧区通蒙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汉文。过去,鄂温克族人多信仰萨满教,牧民同时信仰喇嘛教。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历史上异地而居的鄂温克族人曾经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鄂温克。鄂温克族人祖先原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山林中,从事渔猎生产和饲养驯鹿。后来向东发展,现在鄂温克族人口少但分布较广,多与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鄂伦春族等民族人交错杂居于大兴安岭西侧缓坡和草原地区。新中国成立前,居住在额尔古纳左旗的极少数鄂温克族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住在简陋的帐幕----撮罗子中,往往漂泊不定。因为他们饲养驯鹿,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过着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建起了一批鄂温克新村,实行定居放牧,彻底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状况。
        努该里--这是农牧区鄂温克族广为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的集体舞蹈。人数不限,成双即可。这种自娱性的舞蹈,当地有“努该里”、““鲁日该勒格”和“阿罕拜”三种称谓。前两种可解释为跳舞或热闹一场的意思,后一种则是根据舞中的呼号而取名。舞时,只须一人带头,余者随之且歌且舞,并统一在几种规定的呼语中,如“阿罕拜”、“德辉打”、“达罕”等。“努该里”的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感很强。跳法为一脚脚跟着地脚前掌拍地移动,另一脚踏地紧随。拍地的脚不固定在一只上,可随方向的变换换脚拍地,即习称的“跟靠步”。另一种是跺步,即左右脚交替跺地,配以变化多端的手势和呼语,当跳得高兴时,梗头轻摇,别有情趣。独具特色的舞姿有“了望”、“戴耳环”等动作。“了望”的动作是:一手自然下垂或反叉腰,另一手手掌齐眉作了望状,两手可互换,脚下协同跺步动作,但脚后跟略擦地前踢。“戴耳环”的动作是:全蹲蹦跳,两手交替作一手叉腰一手揪耳,路线为二人对穿。 
      “努该里”没有专门的舞曲,仅用呼声和歌唱伴舞。吸收“努该里”的舞蹈语汇创作演出的鄂温克族舞蹈有《彩虹》。 

        斡日切(天鹅舞)--这是一个表现天鹅优雅姿态的舞蹈,流传于伊敏乡一带。相传,古代失散的鄂温克军队曾由于看到天鹅的飞向,而找到了自己聚居的地方。另外,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每个氏族都以一种鸟作为图腾标志,如天鹅、水鸭等。他们对自己氏族的图腾鸟非常虔诚,当图腾鸟从头上飞过时,人们要向空中洒些牛奶以表示敬仰。绝对禁止任何伤害图腾鸟的行为。这种对于图腾鸟的敬仰之情,使妇女们在劳动之余,常在草地上展开双臂模拟天鹅飞翔的姿态翩翩起舞 。 
      天鹅舞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但表演起来却很新颖。舞时,脚下只有一个步伐,即“努该里 ”中的“跟靠步”。两腿自然地屈伸,双臂也松驰地曲折起来分别于两侧一上一下地探出,表现天鹅各种飞态。外探的双臂,手腕下垂。当双臂略收时,手腕又随同上翘。有时双臂平伸向前扇动,有时上伸扇动,表现天鹅飞翔的各种姿态。天鹅舞的场面是属于男女合舞的群舞场面,舞蹈时发出“给、咕!给、咕!”的语声,它把舞蹈者的步伐和队形(横飞、斜飞,大、小圈里外穿翔等队列变化)融汇于一种节奏感很强的动作或音调之中。天鹅舞在民间表演时,多穿鄂温克民族服装(袍子、扎腰带)在帽顶上插一个红疙瘩表示鹅头。 

        巴勒图克卡南(跳虎)--是一种拟兽舞蹈,是妇女游戏时跳的。流行于辉河乡一带。“跳虎”一般由五人表演。其中四人扮演老虎,威武地分站四面,相对半蹲。一人扮演被猎物,站在“四虎”中央。舞时,饰虎者双脚略微平行站开,双手扶住上腿,作半蹲状蹦跳,双脚同起同落。表演者的嘴角各衔一枝香,头顶两侧也各插一枝香或某种闪光的饰物。她们按节拍发出“吼!吼!”之音,模仿虎啸。扮演被猎的人则戴着一顶帽子左顾右盼、局促不安,双双对跳。躲避着追捕。直到其中一虎将猎物的帽子叼走,舞蹈才告结束。舞蹈带有一种纯朴的音乐伴唱,加强了舞蹈表演时的炽烈气氛。 
       辉河乡还流行一种猎人舞——“勃尤辛额黑勒仁”,有骑马、瞄准、射击等动作,粗犷而豪爽。 

        伊堪(篝火舞)--篝火舞又称圈舞,是山上鄂温克族的自娱性舞蹈。一般由七人至二十人手拉手围成圆圈。随着引唱者高吭的歌声,大家共起舞。载歌载舞,男女均可参加。 
      最初,篝火舞只是夜晚人们牵手成圈围着燃烧的火堆转跳,发展到后来,这种舞蹈已经不限于围绕篝火跳了,也可以在晴朗的白天于林中空地上转跳,或者围绕一棵大树转跳等等,因此又叫圈舞。 
      篝火舞曾有过丰富的舞步,流传至今仅剩下由三种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组成。第一是走步, 鄂温克语称作“伊堪”,是一种慢板节奏的动作。表演者手拉手围成大圈,第一步先迈左脚,第二步右脚踏于左脚前,在身体向圈里扭动的同时,左脚又准备迈出,如此反复沿顺时针方向走动。第二是跳行步。鄂温克语称“吐茹格”,从右脚开始向左跳踏步,同时左腿成“小掖腿”,然后左脚跳落地,右腿屈膝并自然前抬。跳这一动作时,手臂必须架起,男舞伴的手要托住女舞伴的手(男下女上),在中板的节奏中顺时针而行。第三是快跳步。鄂温克语亦称“吐茹格”,属于强节奏的快板。其作法是众舞者手形连臂下垂,舞步很象我们作游戏时前后脚交换着踢毽的动作,但须在略低位置上连续换脚踢跳,属快板高潮动作。要跳到前俯后仰缩小圆圈。每当右脚踏地身体前倾时,手臂略向后摆,头部向圈内集中,形似一个“撮罗子”(即一种圆锥形帐篷)的形状。当左脚踏地右脚离地时,上身又略向后仰,手臂也略向前摆。全体舞者按顺时针方向移动,跳速逐渐加快把全舞推向高潮。篝火舞纯朴自然,至今仍为鄂温克人所喜爱。 

        萨满舞--“萨满”一词源于满——通古斯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即成为对萨满教巫师的通称。萨满舞是我国原始萨满教一种祭祀性的舞蹈,作为祛病禳灾、祈神护佑的一种巫术活动,由男女巫师分别表演。其表演的场合,一是治病,二是春节期间预祝来年丰收,三是萨满盛会,类似汉区庙会。 
      鄂温克萨满舞的基本特点为手击皮鼓(即抓鼓),腰部的甩劲不大,步伐多为走步、回旋和蹦跳几种。舞时,边击鼓边念唱祷词或咒词。 
      抓鼓是一种约寸半厚、无把的圆形单面皮鼓。其规格大小,亦可因地因人而异。在南屯鄂温克旗保存的一面萨满抓鼓,它的直径为70公分,厚度为5公分。鼓帮是用榆木弯成,鼓面蒙以兽皮(过去为狼皮)。鼓背面的中心大圈和旁边的小圈用牛角制作,而且圈形完整没有接缝。中心大圈与鼓帮内侧的周边用羊皮细带系牢。另外,在鼓帮内侧的周边上还附有两根粗铁丝,丝上各穿9个小铜钱。舞动抓鼓时叮当作响,与击鼓声融为一体;鼓槌长约35公分,用藤条或细竹作骨架,外面再包上狍皮。鼓槌的下端可系寸宽彩穗数根。 
      抓鼓在舞蹈中的动作非常丰富,技艺性很强。抓鼓的拿法,是先将左手中指(或小指)插入小圈,然后满把抓住大圈。右手拿着鼓槌。这样,双手就可以随意挥舞。 
      据鄂温克老人的介绍,鄂族萨满的抓鼓动作可分为碎打鼓、半转鼓、整转鼓等几种,脚下步伐又可以分为走步和回旋步两种基本形式。碎打鼓,是以左手抓鼓竖在胸腰之间,右手拿鼓槌有节奏地敲打鼓面,向四方鞠躬敬神。然后,舞者坐下将鼓面斜仰,在敲完鼓点后,接唱名为“以洛”的请神曲。半转鼓,即鼓面一上一下的反复翻动的动作。抓鼓的手心向上时鼓槌自上向下打;手背朝上时鼓槌从下往上打。整转鼓的作法是:当手腕从外向里往上翻的时候打一下鼓面(过肩位置),当鼓面朝下(腰胯位置)手腕由里向外翻动时又打一下鼓面,如此循环不断。熟练的萨满作起来象是手中拿着一个球体的鼓在转动几乎看不出上下翻腕的痕迹。满舞的脚下步伐:走步(前进、后退),先右脚挫着地面迈一步,后踏一下;另一种先点步后迈步。回旋步,两脚平踏原地自转,先右向,后左向。此外尚有“地滚”等舞蹈技巧。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