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雅典的生活:清贫中的文明
  • 世界主要的大半岛有哪些?
  • 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大海湾
  • 为什么台风眼区没有风?
  • 外大气圈
  • 风怎样吹起?
  • 气流场
  • 气候因素
  • 切变线
  • 七十二候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江淮梅雨<%=id%>

    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我国的江淮流域、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的西部和中部,常常出现二到三个星期降水比较密集的连续阴雨天气。由于这段时间正是梅子黄熟季节,所以,人们把这一雨期它称为“梅雨”、“黄梅雨”。因为霪雨霏霏,天气闷热,百物易发霉,故有时有称之“霉雨”。 
    梅雨发生在初夏转换到盛夏的过度季节中,它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因为从低纬度海洋上的暖湿气流要到这个时节来到江淮地带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长期相持,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绵绵阴雨。 
    平均而言,每年六月中旬入梅,七月上旬梅雨结束。但具体到每一年,入梅、出梅的时间稍有不同,梅雨期的长短不完全一样。今年是6月19日入梅。有些年份如1998年、1954年梅雨期异常持久,长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有些年份如1958年梅雨期只有两三天,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干旱年。 
    梅雨期间,阳光罕见,空气的湿度大,各种物品极易发霉,令人的心情郁闷。但是,梅雨期间是水稻等作物播种的好季节,如果这段时间缺雨或梅雨期太长雨水太多,农作物的产量都要受到影响。另外,由于梅雨期,降雨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江河水位猛涨,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并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或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梅雨期及其汛期是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和服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年中的头等大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