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江淮梅雨
  • 雷打冬是怎么回事?
  • 干燥地貌
  • 西北干旱气候成因一说
  • 火山爆发与气候?
  • 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地图是一种什么图
  • 中国惟一奇礁--海门蜊蚜山
  • 日照率
  • 切变线
  • 七十二候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地图的基本特性<%=id%>

    地图与建立在“近大远小”*关系上的地面像片和风景画不同,它具有可量测性。地图运用数学方法将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某种可展面上,地图投影建立了球面上点的经纬度和其在平面上直角坐标之间的解析关系,投影后可清楚地了解并精确地算出投影后的误差大小,并控制误差的分布规律,而且可严格地对地图进行定向。

        地图使用特殊的地图语言系统(符号、色彩、文字等)表现复杂的自然或社会现象,它与“见物绘物”的风景画和对客观实体的机械缩影的航片、卫片截然不同。地图上使用分门别类的地图符号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抽象概括,使实地很小的物体仍有清晰的表示。地面上受遮盖的物体(隧道、涵洞等)和许多自然及社会现象如工农业产值、行政界线、人口数、太阳辐射等无形的现象仍能通过地图符号或注记表达出来。使用地图语言还能表示物体质和量的特征,如水的性质、路面材料、房屋的坚固程度等。地图不是地面物体的机械缩小,它在制作过程中对地面事物进行了选取和化简,并按质量和数量进行了分类和分级。这种有目的的制图综合使用图者更易于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所以,特殊的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和实施制图综合是地图的基本特性。正是具有了这一特性,才使地图上浓缩存贮了大量有关地点、状况、相互关系、自然和经济的动态现象,详细记录了对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随时间的变化,凝聚了极丰富的空间信息,从而使地图成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