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外大气圈
  • 月虹
  • 欣赏地图乐无穷
  • 西北干旱气候成因一说
  • 子午线
  • 云团
  • 地图与农业
  • 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是怎样认识它的
  • 中国何时有了地图
  • 地图投影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id%>

    地图起源很早,传说在人类发明象形文字以前就有了地图。人类要在一个地方定居,开展生存活动,就要记录下这地方的山川、水泽、土地状况。出走远地就要辨别方向、熟识路途的山丘、沟壑、河流、湖泽、树木、道路,要出得去,回得来。没有文字就用符号、线段、极简易的图形描绘成示意地图。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决定在洛河流域建洛邑。《尚书》中《洛诰》就记述了有人就图兴建的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和管理需要,出现了不同用途的地图。《周礼》中列举执掌不同用途地图的部门二十余个。有的掌“版图”(户籍图)、有的掌“土地之图”、 有的掌“金玉锡石之地图”、有的掌“天下图”(全国性区划图)、还有的掌“兆域之图”(墓葬地图)等。1977年河北平山县发现战国时中山王陵墓形式范围示意图。
        战国时期,军事地图更为普遍。《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分别附图9卷和4卷。《管子·地图篇》曾道,凡统帅军队者,必事先详尽熟悉和掌握军事活动地区的地图。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三幅西汉初年地图。一幅为地形图,一幅为驻军图,另一幅为城邑图。距今已有2100多年。
        中国公元3世纪,已提出绘制平面地图的科学理论。西晋时山西闻喜人裴秀(223~271)主持绘制《禹贡地域图》,明确提出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
    唐以后,贾耽(730~805)师承裴秀六体,绘制了《海内华夷图》。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地图。保存在西安碑林宋代(1136年)刻的《华夷图》、《禹迹图》和保存在苏州又修正了《华夷图》中失误的宋代石刻《地理图》,是人们能看到最早的石刻地图。元代朱思本总结唐宋前人经验,根据已有图籍,辅之实地调查,编成《舆地图》2卷。明代罗洪先将其改成分幅图,名为《广舆图》,是最早的地图集。清康熙间,政府主持,聘用西洋教士,对全国实地测量,绘制出《皇舆全图》。1869年(同治6年),晚清杨守敬整理和编制了历代舆地图,用墨色标志古名,朱色标志今地名,为后人研究地理沿革做出不朽贡献。1863年(同治2年),胡林翼主纂、邹世治、顾圭斋运用计里画方古法和经纬度制图新法,编制成《大清一统舆图》,因涉外,又称《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为应用最广泛的古代地图。
        由今人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从1955年开始编纂,1975年内部试行,1982年公开发行。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等,共8册20个图组304幅图,收地名7万个,是最完整的历史地图集。60年代,由竺可桢、黄秉维、陈述彭教授主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比例尺1:1000万包括地质、地貌等8个图组和附录,共47个单元,200多幅地图。系统反映和总结了地学、生物学、自然资源等部门区域的最新成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